7月4日,南昌氣溫高達35℃,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周都將持續超35℃。面對如此高溫,電力部門往年或許已經發預警了,不過4日省電力公司有關人士對記者明確表示今年電力有保障。“電荒”似乎正在揮手作別,在電力供應充足的背后,是煤價跌回5年前,煤企“黃金十年”已被終結。
現象:拉閘限電漸行漸遠
“拉閘限電”,短短四個字,讓許多江西人記憶猶新,甚至望而生畏,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
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火電仍是保障全省供電的主力。相比往年,今年的我省火電用煤一直保持穩定供應,從全國情況來看,電煤也沒有出現吃緊的局面。
2001年至2011年,我省幾乎每年都要實行拉閘限電政策。為此,多年來,冬夏兩季用電高峰,我省都要召開高規格的會議,嚴陣以待,7月1日更正式進入“迎峰度夏”時間。不過這樣的形勢在去年開始得到轉變,2012年全年我省未拉閘限電,今年以來,電力供應始終保持穩定供應,“電荒”不再。
背景:兩原因讓電荒遠離
缺煤缺電的江西,是如何讓“電荒”遠離的?記者調查發現,主要由兩大主因造成。
首先是宏觀經濟溫和復蘇,導致工業用電增速有限,使得全國統調電力保持充裕狀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用電量累計207.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僅2.72%;全省統調發電量累計完成15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6%。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我省電煤庫存為230萬噸,高于度夏電煤庫存警戒線。
其次是煤炭價格連續下跌,煤炭供應充足。省發改委數據顯示,一季度省內熱值為4600千卡/千克的電煤價格為560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80~100元/噸。
逆轉:從電找煤到煤找電
煤炭價格下跌,除了受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外,還受到了國外進口低價煤的沖擊以及環保壓力導致不少火電廠開工不足。煤價連跌,使得煤企告別“黃金十年”,煤、電之間的關系也開始逆轉,“電找煤”正在向“煤找電”的格局轉化。
在“電找煤”時期,被稱為中國煤炭的“黃金十年”,煤企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2.4%以上。如今,形勢發生逆轉,出現了“煤找電”現象。
應對:煤企應對“寒冬”期
江西煤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李良仕在今年6月26日的集團公司上半年安全生產經濟運行分析會指出,要清醒認識到行業進入寒冬期,江西煤炭面臨生死線。
為此,江西煤炭集團出臺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措施,來確保企業效益。記者從該集團獲悉,包括嚴肅經營責任,完不成今年經營目標的單位,年度考核一票否決;領導人員績效薪酬為零,只拿基薪(生活費)和安全獎勵等。
不過,我省煤炭短缺的情況依然存在,預計到2015年缺口高達6655萬噸。目前,江西煤炭儲備中心工程項目總投資12.16億元,包括碼頭項目、儲煤場項目和鐵路專用線項目,計劃于9月20日前建成并投入運營。
文/記者黃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