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杜金存)“去年這時候每500克上等刀魚的價格達到8000多元,現在每500克只能賣到700元至1000元,銷量也減了一半。”4月8日,在九江市從事刀魚販賣生意的黃先生面露難色地說:“生意難做,賺的錢也比往年少了很多。”
刀魚,長江三鮮之首,在水產市場一向以“貴族”檔次著稱,清明節前后是每年品鑒刀魚的最佳時節。而今,刀魚在我省一些高檔酒店已難覓其影蹤。尤其是去年受寵的長江刀魚如今已降下身段,由去年的1.6萬元/千克降至2000元以下。采訪中,水產市場的老板紛紛表示,餐飲“節儉風”吹低了刀魚價格。
長江與鄱陽湖的刀魚正呈逐年減少之勢,其中能達到二三兩的大刀魚更是少而又少。物以稀為貴,加上人為炒作,上等刀魚去年曾賣出天價,每千克賣到1.6萬元。
一名魚販子告訴記者,往年,清明節是刀魚價格的分水嶺,由于天氣漸暖的原因,清明節后的刀魚因魚刺變硬,味道失去原先的鮮美,價格步步下跌是趨勢,今年由于長江下游天氣一直熱不起來,刀魚的鮮美味道也能夠暫時繼續保持一段時間。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刀魚價格還會繼續走低。
說起天價刀魚銷量的變化,在九江專門從事刀魚販賣的黃老板深有感觸。據他介紹,去年10月份前,他每天往九江一些高檔酒店銷售100千克刀魚,現在則少得可憐,每天僅能銷10千克左右。現在,大多數上等刀魚只能銷往江浙一帶。
九江一名魚販子告訴記者,刀魚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的需求減少了,幾乎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消費這些天價刀魚。沒有了需求,一些高檔酒店也就不進貨了,買的人少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記者咨詢了南昌青花餐飲、遠東半島大酒店等數家高檔酒店,服務員均稱店內沒有刀魚這道菜。
據介紹,清明后的刀魚身價再度下跌,不少普通老百姓開始嘗到刀魚的美味。在九江琵琶湖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一名陳姓部門負責人看來,除了那些每條二三兩重的刀魚價格高外,那些一兩以下的小刀魚價格并不貴,普通百姓也能消費得起。
據了解,九江市場上,一兩以下的刀魚只需12元/千克,這些低檔次的刀魚已真正端上普通百姓的餐桌。黃國平說,市民從市場上買回刀魚后,“用油炸一下再炒,非常可口”。
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資源室主任方春林稱,刀魚人工繁殖已在江蘇獲得成功,我省暫未攻克此項技術。隨著刀魚人工繁殖技術的普及,普通市民吃上大刀魚應是一件不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