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麗芬 北京報道
私募向以神通廣大示人,動輒某高官或其親戚的加盟為之提色不少,這是業內慣例。6月25日,新興鑄管揭開了去年10月公告發起組建新興太陽能發電站產業基金的神秘面紗。
公告稱,去年11月,新興鑄管及其全資子公司新興鑄管(香港)有限公司(下稱“新興香港”)與Solar Asset Management Capital Inc(下稱“太陽能資本”)簽訂《關于設立境內外太陽能電站投資平行基金的框架協議》。新興鑄管擬投資5944萬歐元等值的人民幣,參加太陽能資本在中國境內發起的3億歐元等值基金,并以內保外貸方式建立海外平行基金,實現海外項目投資。
盡管3頁的公告里,對太陽能資本的背景只字未提,但據本報記者調查,其實由國內某公司在開曼設立。
而高達25億元人民幣的境內基金普通合伙人(下稱“GP”),只是上海一家成立僅半年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經調查,其GP之一正是尚德原副總裁葉得軍,另一位GP則是陽光能源(300274.SZ)董事鄭州。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葉得軍從尚德離職后,與鄭州創立上海大地銀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下稱“大地銀鼎”),并成立多個項目公司。但其迄今唯一對上海聚恒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聚恒”)的投資,目前情況非常糟糕。
撇下過往投資業績和資質不談,如今歐洲實施“雙反”也為這筆或高達25億元的基金增加不少風險。
GSF模式翻版
尚德GSF引來的騙局及懲罰終讓其走上破產之路,其多位高管也在被訴之列。葉在尚德擔任副總裁期間,專責GSF投資基金,因提前離職幸免。
葉離職后,與鄭州創立大地銀鼎。“他們建立的光伏公司是模仿尚德的GSF模式。”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通過電站基金投資電站,然后電站采購大地銀鼎投資的光伏組件公司,把銷售拉上去后,實現光伏組件公司上市。此外,目前光伏電站基金的收益率也可以,大約在10%-15%。
據新興鑄管公告,太陽能電站平行基金分為境外和境內兩部分。
前者是新興香港通過全資子公司新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興國際”)作為有限合伙人,與太陽能資本投資設立名為新興海外基金的有限合伙企業,其中新興國際出資99.9%。
后者為新興鑄管作為有限合伙人(下稱“LP”),與上海新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下稱“新德股權”)新設上海新德鑄商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稱“新德鑄商”),所有合伙人總認繳出資額25億元,其中新興鑄管認繳4.995億元。
“基金主要是采購合作公司的組件,并賣出收益。”新興鑄管一位人士坦承,這個基金是為了取得收益。
近日,中鐵信托也加入境內基金。
其與新德股權簽訂協議,確定首期募集資金6.25億元,新興鑄管出資1.25億元,中鐵信托出資5億元,新德股權出資12.51萬元。
“中鐵信托投資新興鑄管是通過信托計劃,錢是由民生銀行某個客戶出的,具體是誰不清楚。”中鐵信托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拮據GP
業內人士指出,25億元境內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新德股權別有乾坤。
工商資料顯示,新德股權成立于2012年12月,法定代表人賈力,注冊資本100萬元。本報記者查詢發現,新德股權股東為賈力、葉得軍和鄭州,分別出資33.34萬元、33.33萬元和33.33萬元。
“新德股權只是大地銀鼎的項目公司。”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賈力是大地銀鼎的LP,較有背景,也很有錢。
資料顯示,大地銀鼎成立于2011年8月,法定代表人鄭州,注冊資本200萬元。三人中,身份最多的是鄭州,目前是陽光電源董事。陽光電源2012年年報顯示,鄭州曾任職匯豐銀行中國總部,現任上海百瑞嘉投資管理咨詢、上海海特克太陽能電力設備等5家公司董事長,另擔任天津麒麟陽光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等。
有知情人稱,做過很多生意的鄭州很會“忽悠”。據報道,大地銀鼎2011年與愛德蒙羅斯柴爾德家族合計為聚恒注入千萬美元。
“聚恒的情況非常糟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投資聚恒后,大地銀鼎便沒什么錢了,去年底還辭掉了幾位員工。
而25億元的境內基金首期募資6.25億元,新德股權只出資12.51萬元,似乎也能說明新德股權的拮據。
“之所以找他們合作,主要是看中他們比較有關系、有渠道。”新興鑄管一位人士表示,他們可以拿到一些老項目。相比新批的項目,補貼非常高,而在歐洲,太陽能電站收益主要依靠政府補貼。
今年6月,歐洲對中國光伏企業實施“雙反”。“首期投資6.25億元,以后投多少還要看市場環境。”上述新興鑄管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