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15日南昌訊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消費者們扎堆投訴,各種消費維權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保護消費者權益是一場“持久戰”,要減少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的發生,健全消費維權機制,暢通維權渠道,需要社會各界努力。
消費者:學會維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難免會發生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如今,網絡媒體發達,消費者可以隨時了解相關法規,學會維權。”江西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辜志明說。
網友王玉蓉就是一個主動學法、積極維權的代表。她曾多次參加媒體舉辦的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衛生法》等競答活動。“通過參與活動,我對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有了詳細了解,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我有兩次消費維權都成功了。”
消費維權不只是政府部門的事,更是每個消費者自己的事。加強維權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讓每個消費者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權益,是建立公平、公正、健康的消費環境的重要環節。
義務監督員:將維權關口前移
“在新余市,有一支2000多人的消費維權義務監督員隊伍,逐步構建了基層消費維權自治模式。”省人大代表、新余市消協秘書長何俊秋介紹說,這些義務監督員來自有關行業協會、相關部門、誠信企業和街道居委會,市消協近年處理的4000余件投訴中,有35%的投訴得到了義務監督員的幫助和協調。
“現在消費問題量大面廣,基層消協的人手捉襟見肘,對消費者的信息、需求不能及時掌握。因此,社會化維權將是一個探索的方向。”上饒市消協秘書長吳壽福說。目前,上饒市已建立112個消協分會和2014個消費維權站和12315聯絡站,這些網點滲透到全市各鄉村,形成了巨大的消費維權網絡。義務監督員維權,可將消費維權的關口前移,影響力一點不遜于消協,值得進一步推廣。
消協:提高投訴解決率
“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提高調解水平,增強消費者的維權信心。”辜志明告訴記者,每年全省各級消協接到的消費者投訴近3萬起,去年全省投訴解決率達97.1%,但仍有一些投訴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因此,必須提高基層消協工作人員的調解水平。
“今年,針對縣一級消協工作人員,我們會進行大規模業務培訓,年底,每個設區市將評選2至3名調解能手,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辜志明說。
當下,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但因為相關法律、法規滯后及4S店不為人知的暗箱操作,導致汽車消費糾紛大幅上升。《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為此,省消協將對全省汽車4S店進行培訓。今年,省消協還將與沃爾瑪、海爾、美的等32家國內知名企業簽訂“投訴和解對接工作協議”,暢通消費者投訴解決渠道,督促企業誠信經營。
目前,省消協已與信訪、質監、衛生、檢疫、物價等22家部門聯動或建立協助處理問題的機制,進一步發揮消協的調解優勢,促進消費糾紛快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