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該相信網上視頻胡說,把自己買了多年的保險給退了,現在本來應該享有的風險保障也沒有了,想想都氣自己當時糊涂呀!”
X先生說起之前的退保經歷滿臉后悔。這是咋回事呢?偏聽網上視頻講解,夫妻兩人斷然退保,當明白后想重新恢復原有風險保障卻晚了。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例,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案例簡介
兩周前,X先生夫婦來到保險公司要求辦理退保,語氣不容商量,還有幾分急切。工作人員在招呼兩人落座仔細詢問退保原因及對保單的了解情況,但X先生夫婦拒不回答,一致要求退保。看到客戶態度堅決,無奈之下,工作人員只好為其辦理。
當退保申請材料填妥后,X先生告訴工作人員:“這會兒手續辦完了,我也就直說了。之所以要退保,是因為看到很多網上視頻都說保險是騙人的,生病了要么不賠,要么只能賠一點,我們也不愿意繼續繳費了。”見此,工作人員急忙向客戶講解保險條款,并分享理賠案例,但X先生態度依然很強硬,要求盡快退保。
讓工作人員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后X先生夫婦又打來電話說:“實在是不好意思啊,我們現在不想退保了,聽親戚朋友說保險也不完全像網上流傳的那樣差,我們的保險還在嗎?還是別退保了!”但是,X先生夫婦的保單早已完成退保手續,無法重新恢復了。
案例分析
保險產品中途退保,客戶之前所繳的保費將有所損失,退保后,客戶本該享受的風險保障將不復存在;未來如有保險需求,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發生變化,可能將面臨保費上漲、責任免除甚至被拒保的風險。
具體到本案,X先生夫婦的退保損失非常直觀,不僅如此,退保后即便出現理賠范圍內的風險,保險公司也無法再提供保險保障。后期重新投保同類型保障,也不見得能比之前的產品更有優勢。
風險提示
不管是孩子、老人,還是成年人,都會面臨疾病、意外兩大風險。購買保險是人們面對未知風險的一種積極的應對措施。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要正確認識保險的作用,及時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家庭情況和經濟條件,在正規的保險公司里購買適合的保險產品。
保險產品一般設有15天猶豫期,在猶豫期內退保,除工本費外不會損失額外費用;猶豫期后退保,經濟損失不可避免。
如果消費者有保險需求或者爭議糾紛,需謹慎判斷網絡平臺的傳播內容,建議可撥打保險公司服務熱線,保險行業工作人員愿意竭誠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用實際行動樹立保險行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