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贛州訊 實習生劉家斌 記者劉尊愛攝影報道:上猶縣“塞納河畔”小區多位業主入住3年多時間,卻一直未辦到房產證。記者調查發現,未辦到房產證系開發商超容積率建房導致。7月26日,本報以《“塞納河畔”超容積率建房致百余戶業主未辦到房產證》為題報道此事。8月1日,記者在上猶縣回訪時了解到,本報報道刊發后,上猶縣房管局專門召集全縣20多家房地產企業負責人開會,并通報“塞納河畔”小區未辦到房產證一事,同時,要求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商會大廈”項目暫時還未補齊土地出讓金
200余戶業主房產證正在辦理中
8月1日,記者就“塞納河畔”超容積率建房導致百余戶業主未辦到房產證一事進行回訪。上猶縣房管局產權股股長王庭祥告訴記者,報道刊發后,上猶縣房管局高度重視,7月29日,該局專門召集全縣20多家房產企業負責人開會,通報“塞納河畔”小區未辦到房產證一事,并再三強調要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
上猶縣房管局一工作人員稱,該局主要領導看到報道后,要求辦證科室兩個月之內幫“塞納河畔”小區業主辦好房產證。
而“塞納河畔”小區開發商贛州長發置業有限公司曾姓負責人則稱,“塞納河畔”小區的手續已全部補齊,辦理房產證的材料已經報送到縣房管局,整個小區共有500多戶業主,已辦理好房產證的業主有200多戶,仍有200多戶業主的房產證正在辦理之中。
“商會大廈”項目土地出讓金未補齊
針對“商會大廈”項目超容積率0.889的說法,曾姓負責人解釋說:“我們不是超容積率,而是調整容積率,之后再補交土地出讓金。”
記者回訪時了解到,針對“商會大廈”項目剩余部分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開發商暫時還未補齊。
對此,上猶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開發商已經按照縣政府辦公室的抄告單,先行補繳681萬余元的土地出讓金,而國土部門把開發商應補繳土地出讓金的材料報送至縣里,但按照建設商會大廈項目的有關優惠政策,需要獎勵一部分給開發商。針對獎勵部分,縣里暫時還沒有研究討論,因此,開發商還未補齊土地出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