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一過馬路塵土飛揚。網友供圖
7月5日,網友“熊輝0828”微博爆料:奉新縣安觀線赤田至宋埠段公路(以下簡稱“安觀線”)路況差,維護時竟用黃泥土填坑。有網友在這條微博下跟評說,這條路確實難行,附近百姓因出行難,常有怨言。
出行受影響村民急盼改造
7月10日,記者聯系上網友“熊輝0828”,這名網友名叫熊輝,是奉新縣赤田鎮村民。“村民在縣城買了家具,都不敢走這條路。因為路上坑太多,容易把家具顛壞。”熊輝說。
據悉,安觀線最早修建于上世紀60年代,是連接奉新縣宋埠鎮、赤田鎮以及安義縣黃洲鎮的一條重要公路,也是沿線各村通向外界的一條主干道,全長14.3公里。沿線兩個鎮有近6萬村民出行靠這條路。
“灰太大了,村民送小孩上學都要戴口罩,路兩旁的房子和樹木上都是灰。”熊輝告訴記者,附近村民因出行難,都急切盼望這條公路能盡快改造。
負責該路養護的宋埠鎮養路隊負責人余國慶也感同身受地說:“安觀線在修建之初就是一條砂石路。如今該段公路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路況差,給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了較大困難。平時貨物的運送都要繞往通了水泥路或是瀝青路的鄉村,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道路受損重養護缺少資金
針對網友提出的“雨后維護時用黃泥土填坑”的問題,余國慶稱主要是因為養護資金短缺。余國慶說,他們每年的養路資金只有1.5萬元左右,為了節約成本,一些路段只能用黃泥土填充。“我們投入也很大,每天都有八九個工人在負責維護公路,但是一到雨天,公路又變得坑坑洼洼。”余國慶說,附近磚廠、砂石廠的大型運輸車輛必經這條路,經過不斷碾壓,一到雨季,砂石路就變成了黃泥路。
附近赤田鎮養路隊負責人熊訓圍告訴記者,車輛超載是道路嚴重受損的重要原因。因為砂石路面承受能力較差,即使養路隊每天都對道路進行維護也無法改善路況。
資金難到位道路改造擱置
記者了解到,安觀線是奉新縣最后一條仍是砂石路的縣道。宋埠鎮鎮政府辦公室一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目前已實現“村村通”的情況下,該條縣道仍是砂石路,這是非常少見的。據他介紹,早在2011年,安觀線改造就被列入當地政府“十二五”規劃,并曾對這條公路進行過“截彎改直”的前期改造,但由于涉及資金較多,按照省政府規定還需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所以資金一直沒有到位,道路改造規劃就被擱置下來。
據余國慶透露,去年,該路已經通過改造審批,有關方面同意將該段公路改造成瀝青路,施工資金由上級公路部門和奉新縣政府劃撥,但資金一直沒有落實,工程因此一直沒有開工。“我們也非常希望資金能夠盡快到位,盡快將這條路改造成瀝青路。因為不管對居民出行,還是對當地經濟發展都是一件好事。”宋埠鎮鎮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
本報記者邱輝強實習生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