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8月29日消息(記者范存寶通訊員王凱)國家統計局今天上午9點30分正式公布2013年全國早稻生產數據,2013年江西早稻總產為828萬噸,比去年增加27.8萬噸,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在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激勵引領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和堅強領導下,各地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大力推進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確保了糧食生產發展的好勢頭。據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調查數據,2013年我省早稻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增長,畝產和總產再創歷史新高。現將早稻實測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根據抽樣調查基礎數據推算,今年江西早稻播種面積2096.5萬畝,比去年增加12.2萬畝,增長0.6%。
通過田間實割實測推算,江西早稻單位面積產量394.9公斤,比去年增加11公斤,增長2.9%;早稻總產為828萬噸,比去年增加27.8萬噸,增長3.5%。畝產和總產連續三年登歷史新高。
今年中央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力度持續增強,出臺了一系列新的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再次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比2012年分別提高12元、10元,提價幅度分別為10.0%、8.0%。
今年春季回暖早,早稻春播提前3-8天,育秧期溫高光足,苗齊苗壯。進入移栽期,光溫適宜,伴隨過程性降雨,栽插進度提前5-10天。移栽大田后,氣溫偏高,秧苗扎根深,返青快,生長整齊。分蘗成穗期日照偏多,降水偏少,有效分蘗增加,成穗率偏高。成熟期雖降水偏多,但利于減輕高溫危害,延長灌漿,增加粒重。收獲期天氣正常,以晴熱天氣為主,利于早稻收曬,顆粒歸倉。總之,良好的氣候條件,適宜的光、溫、水、氣,成為早稻豐產豐收的助推器。
各級農業部門采取抓點帶面、對接到戶的舉措,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糧食增產模式攻關、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早稻集中育秧等技術,通過面對面、手把手、點對點將科技興糧技術傳授給農民,不斷激發農民應用科技增糧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