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廣豐訊(記者張弛 通訊員周紅華)廣豐縣圍繞打造現代化中等城市和躋身全國百強縣目標,以特色統籌為抓手,加速推進城鄉融合,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目前,縣城建成面積已擴至2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22.5萬人,常住人口30萬人;全縣城鎮化率達49.7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統籌區域規劃,擴大城鄉融合輻射力。近年來,該縣堅持以規劃為先導,以縣城為核心,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全面開展了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對主城區進行“北拓南優、東進西連”組團式開發,并融入創業文化、光陰文化元素,打造個性鮮明的廣豐城市名片,力爭到2015年,城區建成面積達30平方公里,人口達30萬,城鎮化率達55%。目前,縣城規劃區已擴至188平方公里,實現了與“1+5”上饒都市區、市中心城區的對接和融入。同時,全力構建以洋口、五都兩個中心鎮為重點的小城鎮發展體系,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商貿重鎮、工貿強鎮、旅游名鎮,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去年,全縣所有鄉鎮(街道)財政收入均突破3000萬元,6個鄉鎮(街道)過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5.3億元,完成了861個新村點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莊規劃全覆蓋。
統籌公共服務,增強城鄉融合吸引力。該縣加速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在每個鄉鎮都建起便民服務中心、敬老院、衛生院和文化站,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通客車。為保障變身市民的農民權益不受損害,縣里積極探索進城務工人員“保留農民權利、享受市民待遇”的雙保障機制,從養老保險、子女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主動為進城農民提供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確保農民進得來、留得住。今年以來,全縣已新開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房5392套,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1850戶,新增城鎮就業人員和轉移農村勞動力2.39萬人。
統籌特色產業,提升城鄉融合支撐力。該縣把培育特色產業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支撐,依托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做強產業實力,形成了城區以三產業為主、工業園區以二產業為主、農村以特色農業為主的產業支撐體系。與此同時,重點發展紅木文化產業、旅游休閑產業、挖掘機租賃勞務產業等服務業新型業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家店提升工程”,實現了農家店在鄉鎮(街道)和建制村的全覆蓋。今年1至6月,全縣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02億元,同比增長12.6%。該縣還以“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馬家柚、天桂梨、白耳黃雞等優勢特色農業,其中馬家柚種植面積已升至12萬多畝,僅此一項可實現“十二五”農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雙翻番。今年上半年,該縣新增農業龍頭企業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1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86元,同比增長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