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夏曉 實習生宋思嘉)8月22日,記者從2013中恒建設巖土工程科技高峰論壇上獲悉,《組合錘法地基處理技術規程》、《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樁施工工法》已先后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為國家行業標準和工法,這標志著我省科技創新型建筑企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組合錘法地基處理技術規程》是中恒建設集團根據多項地基處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科研成果,歷經3次重大改裝組合,歷時4年編制而成。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家審查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該規程填補了我國組合錘法地基處理技術標準的空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節能環保的社會效益,今年開始在全國正式實施。《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樁施工工法》是一種新型樁基基礎施工工法,通過機械設計創新,不僅可以在地下水豐富和較松軟的土層條件下成樁,而且能加快施工速度,大大縮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價。
據介紹,《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樁施工工法》能根治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泥漿外泄,真正做到無泥漿、無垃圾進入地下管網,對防治城市內澇,清理城市管道發揮標本兼治的作用。目前,此國家級工法已在我省部分地市實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對此高度重視,力推我省建筑企業瞄準高端市場,走科技創新之路,走新型、特色發展之路,打造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標桿。
近年來,城市內澇已成為城鎮化進程中的“內傷”。一些調查表明,建筑泥沙是造成城市地下管網淤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下轉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