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欧美俄罗斯乱妇,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洋奶粉在南昌賣得俏 店家卻說賺不到鈔票[圖]

2013-07-04 11:30

  7月3日,省城某嬰幼店的王一鳴店長獲悉合生元等進口奶粉被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一事后,他期待進口奶粉品牌在反壟斷調查之下盡快降價,真正讓利于民。“賣進口奶粉,無非是迎合消費者。實際上,廠家壟斷了價格,經銷商、零售商無利潤可言。”

  原我省一家乳制品公司負責人坦言,數年前,國內頻發的奶粉食品安全事故,導致整個行業陷入困境。進口奶粉品牌趁機大舉入侵,讓民族品牌遭遇重創。“要重生,必須確保產品零食品安全事故。”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食品安全危機的逐步消除,價格適中的國產奶粉或將迎入重生契機。

省城市民在商場洋奶粉前駐足。

  多家洋奶粉遭反壟斷調查

  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對外證實,合生元、雅培、美贊臣、雀巢、惠氏、多美滋等六大進口奶粉品牌因涉嫌壟斷市場,均被納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進行反壟斷調查范圍。

  國家發改委稱,從已經調查取得的證據材料看,被調查的奶粉企業存在對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價格控制行為,排除和限制了市場競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針對國家發改委此舉,7月2日,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發微博猜測稱,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目的,一是讓洋企不要過快漲價,盡量保障市場供應,減少人為制造供不應求恐慌,二是抓個典型,殺雞嚇猴,小企業起不到作用,所以要拿大企業開刀。

  洋奶粉在省城賣得俏

  上述進口奶粉品牌涉嫌壟斷市場,是否會對市場造成影響?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在省城八一大道某大型商場,多美滋、合生元、雅培、惠氏、雀巢、美贊臣等進口奶粉品牌擺在較醒目的貨架,營業員也極力向過往的消費者推薦。盡管國產多款奶粉也擺在貨架待售,但似乎難以吸引到消費者眼珠。

  采訪中,記者發現大多數消費者對進口奶粉更為青睞。“購買進口奶粉,也是迫不得已,一桶奶粉動輒近300元,一個月下來,高達2000元的奶粉讓不少工薪階層吃不消。”市民熊女士稱,受國內奶粉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影響,確有不少消費者改買進口奶粉。

  熊女士這番說法,并非空穴來風。來自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進口奶粉的高端市場占有率已從2008年前的30%左右,躍升到現如今的60%以上。

  店家:賣洋奶粉不賺錢

  得知合生元等幾大進口奶粉品牌被調查,省城紅谷灘某嬰幼店的王一鳴店長竟感覺很釋然。

  在這家嬰幼店,記者發現貨架上的奶粉全是進口奶粉。“國內奶粉賣不動,甚至沒人光顧。盡管國內奶粉廠家會給商家一定的返利,但產品滯銷,我們只有‘上’進口奶粉。”

  盡管主營進口奶粉,但王一鳴卻坦言賺不到錢。“事實上,進口奶粉對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價格嚴格控制,排除和限制了市場競爭,導致經銷商、零售商鮮有利潤空間。”在王一鳴店長看來,錢都被廠家賺走了。他期待進口奶粉品牌在反壟斷調查之下盡快降價,真正讓利于民。

  洋奶粉毛利率超40%

  進口奶粉價格昂貴,似乎是被國家發改委“盯上”的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見諸報端資料顯示,自2008年到2013年,進口奶粉平均漲價幅度已經超過60%,其中有多款相同品牌、容量的進口奶粉國內外價差已超過兩倍。

  原江西英雄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名蔣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拋開漂洋過海的運輸成本,進口奶粉品牌與國內奶粉品牌生產工藝、質量檢測并沒有多大區別,奶源成本也相差不大。“2008年以前,國內奶粉品牌的價格與進口奶粉品牌價格基本持平。自從三聚氰胺等事件發生后,數家進口奶粉品牌價格一路飆升。”蔣姓負責人說,進口奶粉品牌有意抬高價格,打破了正常的市場規則。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指出,不少進口奶粉品牌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洋奶粉毛利率超過40%。

  洋奶粉有望下調價格

  原江西某乳制品公司一名負責人透露,2008年起,國內多家知名乳制品企業接二連三“出事”,進口奶粉品牌則乘虛而入。

  “國內的乳制品企業確應痛定思痛,必須在生產源頭嚴把食品安全關,才有可能在以后的競爭中與進口奶粉品牌抗衡。”

  江西財大經管學院邵國華博士分析,進口奶粉品牌涉嫌壟斷市場,而被國家發改委納入調查范圍,原因就在于價格有水分。很有可能,以上數家進口奶粉品牌將遭遇天價罰單。基于此,數家進口奶粉品牌還會以價格下調的舉措,重新向消費者示好。

  7月2日晚上,貝因美宣布近期將對主要品類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出廠價進行下調。下調范圍、時間尚未確定。

  不過,進口奶粉品牌有望價格下調一說,尚未得到涉事的進口奶粉品牌企業證實。7月3日,記者撥打多家進口奶粉品牌售后服務電話,均未得知明確答復。

  國內乳企應該重視質量

  多名國內乳制品企業受訪人士稱,國家發改委對進口奶粉品牌“亮劍”,有望恢復國內乳制品企業信心。不過,邵國華博士則認為,進口奶粉品牌降價,更會“攪亂”整個市場,消費者可能會更傾心進口奶粉。“迄今為止,消費者還是更‘迷信’進口奶粉的食品安全指數。”

  “國內乳制品企業一旦真正做到視質量為生命,還將是市場的領導者。”省農業部門一名專家如是說。

  文/圖 記者馮訓太 實習生閔雪

  即時·點評

  日前,國家發改委對六大進口品牌奶粉發起反壟斷調查。專家稱,這幾家奶粉企業或面臨最高19億元罰款。這新聞應該會引來一片叫好聲,特別是對于那些正在用進口奶粉的家庭。進口奶粉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壟斷、漲價,首要原因是跟國產奶粉不爭氣有關,由于自身丑聞太多,拱手將高端市場讓給了進口奶粉,國內這么多奶粉企業,消費者愣是只能相信進口奶粉,這對于奶企來說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其次,也是這幫進口奶粉企業心太黑了點,不管消費者死活,翻了倍地往上漲。發改委的調查和罰款肯定能遏制進口奶粉囂張的漲價勢頭,可國內消費者若真正要想不被進口奶粉企業捏在手中,國產奶粉如何通過自身行動恢復消費者信心是關鍵。 ◎評論員葉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