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8日九江訊2012年,全市經濟在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高位運行、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縣域經濟保持了競相發展的喜人局面。綜合分析當前形勢,九江趕超發展正處于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深刻認識面臨挑戰的嚴峻性,區域競爭的激烈性,九江爭得應有地位的壓力仍然重大,又要充分認識面臨利好的多樣性,九江正處于可以加快趕超的重要機遇期。為此,我們要克服畏難情緒,在開放與自信中,再鼓趕超發展的干勁,九江爭得應有地位必將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前行。
再鼓做強工業的干勁。201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420億元,基本實現5年翻一番;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一年凈增800億元,接近2008年全年總量;全市工業化率由2008年的43.1%提升到50%……傲人成績的背后是什么?是這四年來九江始終把工業作為推進趕超發展最重要、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并提出“用最強的力量抓工業,用最大的力度支持工業。”2013年是九江趕超發展的攻堅之年,九江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接近4000億元、增加值突破700億元、利稅總額達到300億元,這是全市做強工業的目標任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任務,我們務必要克服畏難情緒,再鼓做強工業的干勁,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市,以工業的崛起加速九江的趕超,以工業的振興來爭得應有地位。
再鼓加快興城的干勁。“以適度超前的城市化帶動工業化,用城市建設的杠桿撬動發展。”從2009年起,全市共開工建設重點城建項目2220多個,累計投入城建資金1420多億元,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八里湖新區建設,通過四年努力累計完成投資近500億元,一座“水鄉名城、生態綠島、文化樂園、人居勝地”生態新城基本成型,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60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九江正在從兩湖時代走向八里湖時代。2013年,中心城區實施城建項目200個,完成投資350億元,全市城鎮化率提高1.7個百分點。我們必須再鼓加快興城的干勁,早日把九江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宜居的長江中游特大城市。
再鼓決戰沿江的干勁。當前,全省聚焦沿江,全市聚力沿江。我們要克服畏難情緒,在開放與自信中,再鼓決戰沿江的干勁,圍繞實現“235”(固定資產投資兩年翻番、財政總收入三年翻番、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五年翻兩番)目標,舉全市之力推進沿江開放開發,著力打造沿江港區、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和臨港城區“四區一體”新格局,使之成為中部城市集群的戰略支點。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700億元。
再鼓壯大縣域經濟的干勁。縣域經濟作為最具增長潛力、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是九江實現趕超發展的筋骨。近年來,九江縣域經濟不僅總量越來越大,而且增速越來越快。2012年,全市縣級財政總收入177億元,將近2008年的3倍,各縣(市、區)的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近27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200億元,全市10個縣(市、區、山)財政增長速度增長30%以上。我們要乘勢而上,再鼓壯大縣域經濟的干勁,堅持用項目支撐發展速度,用項目提升產業層次,用項目轉變發展方式,用項目增強發展信心。在打造千億園區、百億產業上下工夫,推動產業大聚集;在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和標準化上下工夫,加快農民變市民的步伐;在富民興縣上下工夫,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