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欧美俄罗斯乱妇,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推進“雙核”戰略 九江蓄勢發力

2013-08-13 10:55
大江網-江西日報
字體:   | 大江論壇 | 查看評論
新聞熱線:0791-86849275
爆料投訴請進入江西微博 民聲熱線

  8月的驕陽,炙烤著九江大地,熱浪一浪高過一浪。但九江廣大干部群眾都在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冒高溫、斗酷暑,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搶抓機遇,做大九江經濟總量,昂起江西發展的龍頭。

  省政協副主席、九江市委書記鐘利貴感慨地說:“省委提出‘把南昌和九江打造成江西發展的雙核’,這是對九江的發展寄予了厚望。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九江要在五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即在昌九聯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擴充經濟總量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打造特大城市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旅游、港口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打造環境品牌上取得重大突破,全力加快九江趕超發展步伐,爭得九江應有地位。”

  “雙核”發展戰略意義重大,九江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南昌和九江兩市區域條件獨特,比較優勢明顯,省委、省政府首次突破均衡發展理念,提出構建“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的生動局面,打造支撐江西經濟崛起的“雙核”,通過做大兩市經濟總量,輻射其他區域,進而帶動整個區域協調發展,這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38個縣(市、區),南昌和九江占到20個,環湖的縣(市、區)發展基礎較好。推進昌九一體化發展,有利于加快南昌和九江的資源整合、要素互補,賦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經濟發展方面的更大平臺,發揮國家戰略的最大效應。特別是把南昌和共青城打造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示范區,找到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產生先導示范作用,帶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南昌是江西的行政中心城市。而九江是江西重要的門戶城市,擁有152公里的長江岸線的天然優勢。實施“雙核”發展戰略,是策應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迫切需要。面對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的強勁發展態勢,只有南昌和九江聯動起來,一體發展,形成強大的區域聚合效應,九江才能在激烈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競爭中贏得應有地位,實現建設長江中游特大城市的目標。

  實施“雙核”發展戰略,九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必將提升九江對外形象,使外界更加看好九江、客商更加青睞九江,吸引更多的項目和投資。同時與南昌聯動發展,可以夯實九江的基礎條件、拓展九江的發展空間、壯大九江的工業規模。另外有利于九江臨港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港口碼頭、沿江通道、鐵路專用線、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切實提高沿江開放開發水平。

  大力實施“雙核”發展戰略,做大九江,推進昌九一體化

  2009年以來,九江經濟社會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市財政總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全省前列。同時,九江城鄉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市本級城建投入500億元,超過前30年的總和,帶動社會投資1400多億,城市化率由2008年的40.7%提高到去年的46.1%。

  九江市市長殷美根深有體會地說:“九江能被定位為江西的‘一核’和‘門戶’,表面上看,這種定位,是源于九江的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本質上看,這種定位,是源于九江近年來趕超發展的顯著成效和強勁發展態勢,為九江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積蓄了強大能量。”

  九江如何實施“雙核”發展戰略,做大九江,推進昌九一體化發展呢?九江市出臺了《實施“雙核”戰略,全力做大九江的決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行江湖聯動、江路聯動、昌九聯動,主動加強與南昌的合作聯動,著力構建江西核心增長區域。

  在發展布局上,九江重點做好3件事,一是做大九江中心城區,加快推進特大城市建設,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支點城市,加快瑞昌市、九江縣、星子縣、湖口縣和廬山與中心城區相向發展,構建大九江格局。二是繼續加大強工力度,合理布局產業,深入推進沿江開放開發,聯動昌九工業走廊,重點打造好沿江和昌九“T型”產業帶。三是把共青城打造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示范區,按照“1+2+3”思路規劃發展,即共青城加上德安和永修,再加上恒豐、云山兩個墾殖場和星火工業園三個平臺,使這一方熱土成為推動九江乃至江西經濟發展的一方熱土,形成現代化、生態化的新型城市。

  在加快昌九聯動方面,共同推進昌九高速“四改八”、昌北和九江機場互動、九江長江二橋到南昌生米大橋一級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飛地經濟”等多種合作形式,主動接受南昌輻射,承接南昌產業轉移。

  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闖出趕超新天地,開創發展新局面

  千重要,萬重要,加快發展最重要;千條路,萬條路,沒有項目就沒有出路。為此,九江在實施“雙核”發展戰略中,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引進重大產業項目,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發展質量。

  該市及時調整13個工業園的規劃,該升級的升級、該擴容的擴容。同時抓好沿江四大板塊的基礎設施建設,赤碼板塊和彭湖板塊的兩條大道今年國慶節前可以竣工,城西板塊和城東板塊的鐵路專用線正在按計劃推進。

  九江狠抓工業發展這個核心,提出了“抓工業項目、擴工業固投、促經濟增長”的發展思路,下發了“百個部門掛點幫扶百戶企業”的實施方案,對掛點幫扶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進行了明確,每個掛點單位都明確了一名縣級干部專抓此事。同時圍繞產業配套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招商,通過項目清理、土地清理、合同清理,促使客商履約。積極配合省里組織的“央企入贛”活動,爭取更多的央企落戶九江或擴能升級,闖出趕超新天地,開創發展新局面。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九江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09.2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349.96億元,實現利稅130.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8%、17.86%和26.81%。開放型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勢頭,主要指標均保持全省前列,其中億元項目個數全省第一,利用外資、外貿出口全省第二。

  前不久,九江市提出了未來3年的工業發展目標,力爭“三年總量翻一番,四分天下有其一”。到2015年,九江工業經濟總量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在全省占比達到25%。今年,九江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達7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可達4000億元,利稅總額可達300億元,工業固投可達1000億元,確保縣縣財政收入過10億元。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來,九江市始終堅持“強工興城”戰略,經濟發展形勢喜人,積蓄了強大的發展后勁,特別是全市上下、各級干部思想高度統一,操作力、執行力和破解難題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九江一定能昂起江西發展的龍頭,帶動江西區域發展!

  榮君本報記者練煉何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