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欧美俄罗斯乱妇,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從“茅草屋”到“產權房”——江西農墾25萬職工

2013-07-24 17:12

  最近,“十二五”危房改造任務已經過半的江西墾區業績驕人:12.27萬套危房改造全面開工,8.1萬套新房已竣工,25萬人喬遷新居。

  從“茅草屋”到“產權房”,危房改造這項民生工程,不僅實實在在溫暖了農墾職工的心,還使墾區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的“樣板區”。

  住有所居,墾區幾代人的夢

  住房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省農墾墾區職工。2011年始,我省國有墾區危房改造項目納入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為確保這項民生工程惠及墾區每一戶職工家庭,從省農墾辦到各級農墾主管部門及各農墾場都成立了危房改造工作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劃撥專項經費,實行集中辦公,切實做到了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同時,省農墾辦還組建了5個督導組,對全省11個設區市實行分片包干負責,為順利推動墾區危房改造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墾區危房改造,錢從哪里來是一個現實問題。按照國家對農墾危房改造補助標準,中央和地方財政都有一定比例的支持。并按照“群眾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原則,協助職工辦理小額信貸和建房按揭貸款等,著力解決“拆得動、買得起”的問題,真正實現讓困難職工群眾住有所居。

  3年來,我省墾區涌現出了萬埠、羅鋪、梅嶺、云山、紅橋、永平、華林、大茅山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示范亮點,得到了廣大職工群眾的衷心擁護。

  產業帶動,配套設施有力支撐

  在墾區進行危房改造,離不開產業的帶動和支撐。在推進危房改造的同時,我省各墾區通過擴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花卉苗木、果業、水禽、工藝制品、文化旅游等效益顯著的優勢產業,不僅有力促進了農墾現代農業的大發展,而且以其積累的農業紅利使農墾危房改造和新農村建設走得更加扎實。

  在產業的輻射帶動下,我省建設了一批產業支撐有力、配套設施齊全、生活環境清新、綜合管理有序的小區,使墾區職工基本實現了走平坦路、上衛生廁、用潔凈能源等目標。據統計,全省90%以上的農墾場建立起了功能較為完備的供排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80%的農墾場引入城市社區管理模式,50%的農墾場建立了較為專業的社會服務中心。

  融入共享,城鎮化順利實現

  在分宜縣介橋墾殖場臺前新村,農墾職工夏侯林最滿意自家新房的一點,就是“出門能看病、出門能上學、出門能就業”的城鎮化愿景變為了現實,到縣人民醫院、工業園區,步行不超過15分鐘。

  墾區危房改造啟動后,介橋墾殖場在省農墾辦“人口向總部集中,產業向園區聚集,農業向現代化轉變”的思路指導下,引導農工從分散的分場、大隊向農墾場總部轉移。在這樣的背景下,夏侯林享受到了城鎮化帶來的巨大實惠,不僅“進得了城”,而且“當起了市民”。

  我省農墾系統是全國率先提出加快構筑新型城區、現代園區和旅游景區互動交融的新三元結構的墾區。省農墾辦主任唐安來表示,墾區危房改造不是權宜之計,規劃先行、集約節約發展應成為墾區的生動實踐,要探索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農墾模式”。

  3年來,隨著以危房改造為主體、以土地綜合開發為載體、以改善民生為宗旨的城鎮化建設的全面展開,我省農墾系統城鎮化建設結出碩果。目前,155個農墾場已全部制定城鎮化建設總體規劃并付諸實施,落實國家財政補助資金32.86億元,直接拉動各類社會資本220億元,促進就地就業率提高25個百分點,公共服務均衡化水平逐步提升。據統計,至2012年底,我省農墾城鎮化率達到61.8%,比全省高出14.3個百分點。

  本報記者宋茜 實習生余藝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