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互聯網金融,到底飄渺的概念還是切實的需求?支付寶和天弘基金發布的國內首款互聯網金融產品“余額寶”1日給出了答案。從6月13日上線到30日,18天內“余額寶”累計用戶數突破250萬,轉入資金規模66億元,年化收益率超行業平均水平近一倍。余額寶的表現也引來傳統金融行業關注。
“余額寶”是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增值服務。通過將基金公司的直銷系統內置到支付寶中,用戶存入資金后,由基金公司管理。“余額寶”內的資金,既可用于網購、轉賬支付,還可以根據存量獲取相應“投資收益”。
18天,251.6萬用戶,年化收益率最高6.2%,超過普通貨幣基金近一倍(行業平均3%-4%)。對此,支付寶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朱建說:
朱建:產品立足點就是給用戶提供碎片化理財服務,意料之中的事。
余額寶也把合作伙伴天弘基金旗下產品“增利寶”推上國內用戶數最大貨幣基金的寶座。天弘基金電商部總經理助理張牡霞表示:18天交出如此成績,出乎意料。
張牡霞:說實話,我們預期這個成績會在更晚的兩三個月后出現。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余額寶推出以來,被視為阿里金融系放出的“大招”。相關利益方表現出異常重視和緊張。6月21日曾曝出“余額寶可能遭證監會叫停”傳言,經支付寶調整、斡旋,風波逐漸平息。
無獨有偶,競爭對手也來攪局。余額寶上線不久,匯添富基金稱該模式是匯添富首創,遭到天弘基金抄襲。
張牡霞認為這是無稽之談:金融行業創新在于不斷點滴積累。余額寶走紅背后,是現有模式下對服務細節的微創新累加。
張牡霞:我們一鍵式開戶;基金每天結算收益,100元就算每天看到1分錢收益,用戶都會去登陸支付寶看等等。結合在一起,才是余額寶被社會關注的原因。僅從T+0和結算效率講創新誰先誰后,不是最根本的。
相比傳統理財戶均幾萬元的門檻,余額寶人均投資額僅為1912元,最低門檻僅為1塊錢,可謂“草根味十足”。但張牡霞坦言,余額寶讓傳統金融業看到了草根金融力量的無限潛力,未來金融產品互聯網化必成趨勢。
張牡霞:金融產品未來一定要跟互聯網結合。傳統銷售渠道,通過銀行、券商,離客戶太遠,下一步肯定更注重和互聯網結合,給用戶更多和生活結合的功能和應用。
新版支付寶錢包也將開通余額寶功能,這意味阿里的移動金融戰略在同步跟進。朱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開放移動支付平臺。
朱建:服務通過移動無線來實現是趨勢,未來更多去做一些開放性動作,跟更多合作伙伴基于支付去提供更多服務。
余額寶的出現讓傳統金融勢力對進軍互聯網金融產品躍躍欲試。但財經評論人葉檀認為,互聯網金融的蛋糕并不好切,成功者需要具備“用戶群”和“大數據分析”能力。
葉檀:有廣泛人群,和騰訊一樣,動輒不到一個月幾百萬客戶上線;第二是數據分析后,把風險成本降到最低,資金歸集效率提到最高。余額寶在利用支付寶信用風險控制系統來做這個事,很多金融機構現在想學這個事,但我認為比較困難。 (記者王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