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25日北京訊【核心提示】“放飛夢想真情投遞,一代代英才開拓進取。因為這個選擇,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因為這個選擇,我們的青春更添壯麗……”這是西部計劃志愿者之歌《到西部去》當中的歌詞,正像歌詞中寫的那樣,西部計劃志愿者用他們的無悔青春描繪著“中國夢”中最別樣、最絢麗的一筆。
【編者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國家的夢,也是國人的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為13億國人再繪“中國夢”,并寄語全國廣大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煉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這是黨對青年的殷殷期盼,這是國家對青年的深深呼喚。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飛揚的青春將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為此,中國青年網從即日起推出“青春助力中國夢”系列報道,讓我們共同創造出彩人生。
“青春助力中國夢”系列報道之四
你的志愿夢,我的西部夢,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尚陽)“放飛夢想真情投遞,一代代英才開拓進取。因為這個選擇,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因為這個選擇,我們的青春更添壯麗……”這是西部計劃志愿者之歌《到西部去》當中的歌詞,正像歌詞中寫的那樣,西部計劃志愿者用他們的無悔青春描繪著“中國夢”中最別樣、最絢麗的一筆。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主席用堅定而有力地聲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全國廣大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煉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當青春嘹亮的戰歌在耳畔回蕩,你的心是否也在為他們的熱血豪情而感動不已?當看到戈壁灘上的那片紅柳,當看到孩子們那如花朵般綻放的笑容,你是否會憶起是他們扎根西部、不計得失的付出?他們用心、用情、用愛將“西部之夢”托起,將“中國夢”傳遞。
#p#副標題#e#做最美的西部志愿者
“滿腔熱血化作志愿服務動力,追尋人生真諦,支撐執著夢想,我將用心感悟,用心生活,用心服務,純粹而不矯揉,寧靜而不寂寞,在西部的廣袤天地里實現自我價值,造就屬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這是2012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的西部計劃志愿者趙蓮的心聲。選擇來到西部,踏上石家莊開往貴州的火車,讓她心情澎湃。“從大二起,我就想當一名光榮的志愿者,到西部最貧困的山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現在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來到貴州,來到最美的畢節黔西……”盡管是通過電話,此刻也能感受到趙蓮話語中的笑意。
趙蓮為云南地震災區捐款
在團黔西縣委志愿服務的趙蓮,是志愿者聯絡員和貴州公益平臺專項負責人。對志愿者的管理、資料的報送、走訪慰問……這些都是趙蓮的日常工作。每每在走訪中看到由于家庭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小小年紀就輟學在家干家務、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的孩子,她都心痛不已。“我希望做一名合格的西部計劃志愿者,繼續利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動尋找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讓他們盡快加入到結對幫扶的隊伍中來,為這里的孩子獻上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能把學業進行到底。”這就是趙蓮的“中國夢”,簡單而純粹。
#p#副標題#e#用青春大愛溫暖邊疆山區
在遙遠的瑪納斯之鄉,帕米爾高原上,昆侖山和天山交匯之地,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有一個從外邊來的“自己人”--李延兵。他已經在這里服務兩年,因為對這片土地擁有深厚的感情,在第一年服務期滿時,他自己又主動續簽一年。
圖為志愿者李延兵走訪貧困學生家庭
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山是柯爾克孜人的父親,水是柯爾克孜人的母親,這里的人們世代以放牧為生,很多牧民生活在山區里。“山里的孩子至今上學的愿望都不是很強烈,很多山區孩子還穿不上保暖的衣服,還不知道祖國的首都在哪里。”在這個人口小州、經濟窮州、邊防大州、戰略重州、希望之州里,李延兵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用自己的行動,讓孩子們重拾學習的夢想,讓孩子們能夠在圖書室里看到更多的書籍;在學校能跟城里孩子一樣,可以體驗到體育項目;讓他們不再飲用河水,可以喝上干凈的自來水。“這是我的志愿者夢,也是我的新疆青春,更是我的中國夢。”
#p#副標題#e#化感動為力量 踐行志愿服務
對于即將要踏上第15屆研究生支教征程的成員劉曉瑩來說,自己的志愿服務之路緣起于一年前接觸的一位企業家,那位企業家在做企業的同時拿出了大部分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內蒙古的綠化事業中,當時的劉曉瑩被他的志愿精神深深感染。“我第一次感受到,有的人活著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那些我們不熟悉但是需要我們幫助的人而活。”
正是有了這次經歷,才讓原本夢想還不夠清晰的劉曉瑩下定決心要把這段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西部地區的教育事業。“我從小生活在大城市,不曾體會西部山區生活的艱辛,自己確實需要一份不一樣的鍛煉,而支教,就是一種將奉獻祖國之心與自身條件和能力結合的最好方式。”
圖為第15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劉曉瑩
“有些事情,如果現在不去做,以后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劉曉瑩已經整裝待發。走上三尺講臺,為求知若渴的孩子們傳授知識,分享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認識,在一顆顆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希望之種,“用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去動員社會,聯系更加強大的力量,用青春踐行志愿服務。”
#p#副標題#e#我的西部夢 我們的中國夢
“我夢想著我們支教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我夢想著我們支教的雨露灑遍教育貧困地區,我夢想著我們教過的孩子從此可以用知識改變命運,我夢想著我們的國家有一天強大到不再需要支教。”作為即將出發的第15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的邵丹陽這樣期待著。
“在共青城服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卻終身難忘,我的中國夢就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業余時間再回共青城看看,因為那里的一切直到現在我依然很留戀。”志愿服務期間,曾在共青城擔任過支教老師的趙暉,很難割舍他的這個“第二故鄉”。
“我希望自己立足服務崗位,為弘揚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希望每個人都有舒適的居住條件、醫療保障、穩定的工作,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能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內蒙古的布仁巴雅爾和敖拉·明明兩位志愿者的“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就是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凝聚志愿者扎根在西部的力量,形成一支團隊,為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力量!”廣西的志愿者黃加榮一直為此努力。
“我夢想身邊的人們能夠在閑暇的時光里忘記名利與金錢,回歸自然和人性,少一分猜疑,多一分互助,拋開偽裝的面具,綻露真誠的笑容。”網名為“樂陶陶”的西部志愿者有著如此樸實的向往。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是志愿者的生活,也是志愿服務西部的快樂。
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隱形的翅膀,讓夢恒久比天長,留一個愿望讓自己想像。”是志愿者之夢,是西部之夢,更是你的、我的、我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