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12日南昌訊 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火了洗車業。遍地開花的洗車店雖然方便了市民洗車,同時也存在占道經營、隨意漲價、污水橫流、無證“黑戶”以及洗車程序與標準相距甚遠等現象。
讀者聲音:亂象叢生
近日,部分讀者、車主和居民向本報反映了不少洗車方面的問題。
劉女士家住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某小區,小區門口有一家汽車美容店,這家店還同時兼有洗車服務。“店門前人行道上的方磚很多都發生了松動,洗車的污水就流到了縫隙里面,”劉女士說,“雇幾個小工,裝一臺壓縮泡沫器,配一支高壓水槍,買一桶 清潔劑,一家洗車店就算開張了。像這樣毀了市容又影響居民生活的洗車店,相關部門應 該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規范!”洗車不規范,損車沒商量。高先 生:“紅谷灘新區紅谷八路的一些洗車行,洗車價格基本是在20—30元。洗車的過程十分簡單,先用高壓水槍將車子沖洗一遍,然后再打上泡沫用海綿搓洗。據業內人士稱,由于海綿空隙大,極易摻雜泥沙等顆粒。使用海綿或者是破舊的衣物做成的抹布清洗車輛會對車漆的亮澤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預存洗車卡,卻變廢卡。石先生:去年下半年在紅谷灘新區紅谷凱旋商業街一家汽車美容中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按規定,他可以洗100次,可到目前為止,他只洗了50多次,日前來該洗車店竟突然關門了,還沒有用完的會員卡該怎么辦?石先生一籌莫展。
洗車價格拎不清。黃女士:“目前,南昌市面上洗車價格,街邊攤店價位在15元~25元;一種是正規車行精洗,有60多元,貴者達到100多元,如果到了春節,漲價聲一片,以前辦的洗車卡不能用,價格公示牌也形同虛設。”黃女士稱,自己花70元從網上團購了噴水槍,用毛巾蘸點洗潔精,自助洗車。
紅布灘新區萬達華府小區中國體育彩票店里老板就在自己門店外兼職了“外賣式”的移動洗車服務。洗車的工具是一臺小型的移動洗車機,一般在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一輛車的表面清洗,不僅自備水源、電源,臭氧、充氣凳功能,一臺小型的儲水大概120升的洗車機,足夠洗5輛小汽車,大一點的可以清洗15-20輛車。
據南昌市物價局工作人員介紹,洗車行業的市場完全開放,并沒有定價標準,不過經營者應當明碼標價,若漲價應當事先告知消費者。
記者調查:現場直擊
簡易洗車店扎堆一條街。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縣區部分洗車行,在紅谷灘新區紅谷八路上,短短幾十米,就看見十幾家規模不等的洗車行。
一些前來清洗的車輛已將人行道全部占據,一些機動車在人行道上隨意碾壓,加之污水的長期浸泡,人行道上的磚塊早已被軋壞。洗車行門大多堆放有洗車機、泡沫機、氣泵等清洗工具,清洗完后的水都溢到馬路上,路過的市民只能繞路前行。
據了解,在市區兼營洗車服務的汽車美容、汽車裝飾、汽車維修的各種店鋪還有很多,因為沒有固定的洗車間,店門口的人行道就成了他們“最佳”的洗車場所。
萬達華府一位高姓車店老板介紹,市區洗車點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設備齊全,店面寬敞,規范經營的;第二種是具有經營執照和排水證等相關審批手續,但受場地限制,只能在人行道上洗車或擦車;第三種是無證無照的洗車點。
循環利用水資源的店少。據了解,城區大大小小的洗車點近年來增加不少,但還有很多處于郊區的簡易洗車店,大多數洗車店使用高壓水槍直沖式洗車,沒有安裝循環用水設備。
按照自來水公司的規定,洗車行業的用水屬于特殊行業用水,每立方米7元。但是在采訪過程中,有些洗車店繳納的是非居民營業用水的費用(每立方米不足2.7元)居民用水的費用(每立方米1.98元)。
“可能洗車店所在的店鋪先申請的是商業用水,后來換成洗車店,也沒有主動申請使用特殊行業用水,一般正規證件齊全的洗車店都是按商業用水繳納費用。”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洗一輛小車大約要25升水,大車或者特別臟的車要更多一些。”一名洗車工說。按此算,該店每天大約洗五六十輛車,每天要用水2.5噸,市區大部分洗車店情況差不多。
洗車店員多數沒有受過正規培訓。細心的車主會發現,除了價格會有差別,不同的洗車店,洗車流程、使用物料、洗車工具、清洗部位和時間都會不同。如果說洗車液等是硬件,員工的服務質量則是軟件。事實上,這些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在紅谷灘金融大街上一家正規洗車店,工作人員拿出6塊毛巾,擦過幾遍后按順序換。而在紅谷八路一家洗車店內,工作人員用兩塊抹布反復浸水,兩桶水已經呈黑色也沒有換。
工作人員的從業素質也是消費者困惑的地方。“以前都是坐在店內吹吹冷風,喝茶等車,自從洗車丟失過物品后,從此都死死地盯著工作人員看,特別不放心。”一名在新建縣花果山洗車的車主說。部分老板說,洗車工非常難招,只要對方愿意,不管有沒有技術,都會招進,人員流動量也非常大。
污水直排造成堵塞污染。記者走訪了新建縣、灣里區等10余家規模不一的洗車店,仔細觀察了灣里區一店員洗車的經過——店員開啟高壓水槍,對著車身一陣噴射,持續了好幾分鐘。第一遍沖洗完后,店員打上泡沫開始擦車,然后又拿著水槍沖洗車輛,自來水混著泡沫四處流淌。該洗車店沒有設置污水直排下水道。
當記者詢問洗車行工作人員是否有證件、用水來源以及清洗工具和排污設施時,對方稱“沒有證件啊,找到店面,買齊清洗工具后就差不多了……
據有相關執法人員介紹,洗車污水中含有泥沙、較高濃度的油脂和化學清洗劑等污染物質,必須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但由于部分洗車店并沒有接入污水管網,其產生的污水直接向下水道排放,很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原因探查:入行門檻低
據了解,洗車行業入行“門檻”極低。像餐飲等服務行業在到工商部門進行企業注冊和項目審批時,會有用水、排污、場地等前置條件,但洗車行業并沒有前置條件,或者有條件設置,多數小車行并沒有遵循。另外,洗車行業的服務質量沒有一個標準,記者詢問多家店主并走訪了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得知,不管是國家標準還是行業標準都是缺乏的。
循環用水能節約用水,為何難以推廣?采訪發現,城區洗車店場地租賃合同短則1年,長則3年,不少商家擔心安裝了設備之后,租期滿了無法回本,所以一直采用落后的洗車方式。
車商回應:洗車也不容易,正規化成本吃不消。一車行客服工作人員說,對于占道問題,他們也考慮過,但顧客多的時候就難免將車放到人行道上。她還算了一筆賬,他們車行洗車的數量比較少,每天二三十輛。每月的自來水成本也就三四百元,一年的洗車水費加上員工生活用水費用總共5000元左右。而一套循環系統價格較貴,以5萬元的成本投入計算就夠洗10年了。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洗車行業成本越來越高,用自來水進行清洗,每立方米要7元,而專業的清洗工具又比較貴。
而有的商家談到為何選擇違規在路邊設攤洗車,攤主劉師傅無奈之余卻“振振有詞”:“攤頭擺了5年多,很多都是老熟客。車臟了路邊一停就能洗,節約時間也方便,正規店面成本太高,而且要選門面、添設備,實在費時費力。”
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樹立自覺意識
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相關規定,洗車店要取得工商營業執照,首先必須出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污染物排放許可證》。“這意味著洗車店必須首先通過交通、環保部門的驗收,合格才能開店經營。”同時,每家洗車店還必須有2名以上取得從業資格證件的車身清潔人員。
市工商部門表示,對于洗車店污水橫流、占道經營問題,單單依靠相關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監督。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在此基礎上,廣泛發動市民參與監督,在行業內形成節約用水、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見習記者閔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