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淦丹丹報道:7月12日,本報報道了一位在南昌某高校的老綠化工李榮桂遭遇的養老困境。因為李榮桂的“臨時工”身份,單位從未為他辦理過社保,他也就無法像普通工人一樣辦理退休手續。稿件見報后,學校與李榮桂達成和解,并簽訂了《勞動爭議和解協議》,李榮桂獲賠5.5萬元。
這份和解協議上載明,“甲方(校方)一次性向乙方(李榮桂)支付社保補償等勞動關系有關的所有款項共計人民幣51815.4元,其余款項和權利乙方自愿放棄。收到約定款項后,雙方勞動爭議一次性了結,各類款項全部結清,無其他任何未了的爭議和事宜……”
據李榮桂的兒子李文慶介紹,除了書面載明的51815.4元,學校還另外補償了3000多元,最后獲賠的數字一共是5.5萬元。而這一數字則是按照2008年至辭退的工作期間,另外再補了兩年時間,一共是7年的醫保和養老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