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進賢縣村民向記者反映,有人往軍山湖里“施農肥”,懷疑軍山湖水質遭到了污染。
軍山湖水質純凈,以盛產甲魚、鱖魚、銀魚等名貴水產品聞名遐邇,近幾年更以出產清水大閘蟹而名揚海內外。當地政府將這一片天然水域承包給了浙商,大力開發純天然水產養殖。在資源開發帶來財富的同時,沿湖村民卻感覺湖水水質發生了變化。
7月11日晚,進賢縣七里鄉3名村民發現承包商欲向軍山湖里投放“農肥”,從而引發了一場風波。
接到村民舉報后,漁政人員將裝有“農肥”的船只封存,并取樣送檢。
村民舉報:承包商往湖里“施農肥”
黃勝國是進賢縣七里鄉金池村的村民。7月11日晚9時許,他和另外兩名村民在軍山湖倉下村水域發現承包商運了一船“農肥”,準備開到湖中投放。黃勝國和同伴立即爬上船,阻止船上人員投放。船上人員將船開到湖心后,乘坐汽艇離開。
黃勝國和同伴將船劃到岸邊,并撥打了當地“民生110”。
7月12日11時許,在倉下村的湖面上,裝滿“農肥”的船還停在湖中心。由于事發后雙方情緒較為激動,執法部門要求保持原狀,并計劃次日進一步解決。
黃勝國告訴記者,該承包商承包了整個軍山湖水面后,就使用投放“農肥”的方法刺激魚蟹生長,致軍山湖的水質大不如前,村民們非常擔憂。為了抓到證據,黃勝國與同伴蹲守了1個多月,才將他們抓住。
住在倉下村的村民,對湖水的變化也有所感受。“下水以后皮膚就會發癢,我們都不敢在湖里洗衣、洗澡。”69歲的倉下村村民黃明珍說,如今即便是三伏天,村子里也沒有人敢下湖游泳。
純生態養殖能否投放餌料?
承包商在湖中投放的到底是何物?作為純生態養殖,這些“養料”是否合乎規定?
7月13日中午,進賢縣農業局漁政大隊的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現場。在對船上所載“農肥”及湖水采樣后,還對當晚船上人員做詢問筆錄。一名湖南籍工作人員承認,當晚他和另外兩個同事準備往湖中投放船上所裝“肥料”。今年以來,這已經是第三次投放。而他們所為,均是公司統一安排。
據了解,軍山湖32萬畝水面,全部由軍山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家承包。“我們是遵守承包協議,在規定范圍內投放餌料。”該公司副總經理徐和豐說,公司承包之初,與進賢縣政府簽了協議。其中約定,軍山湖中有6000畝的水面屬于精養水面,公司可以通過投放餌料養殖。倉下村的水域,正是3個精養水面之一。村民之所以會舉報,其中另有原因。
萬師傅是該公司去年聘請的巡湖人員,他告訴記者,舉報他們的村民前一天曾在湖面撒網偷魚。被他們發現后,對方聲稱要報復,所以才會出現當日的情況。而萬師傅和同事每天巡湖的時候,都能發現偷魚的村民。以前,發現這種情況,都會將工具還給村民。現在公司要求不得歸還,矛盾才進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