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南昌市民周女士反映,小孩嚴重摔傷需要轉院時,120急救車來到現場后,工作人員以病情太重沒有專業設備為由拒載。7月9日,記者向南昌急救中心核實此事,該中心表示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講述
小孩重傷需轉院
7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江西省解放軍第九四醫院。在該院住院部6樓,周女士哭著告訴記者,孩子目前還在重癥監護室里接受治療,情況較昨日有所好轉。
周女士表示,8日下午5時45分許,9歲的小孩在玩耍時,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當時家人沒注意,孩子便頭朝下摔了下來。”周女士說,孩子患有腦癱,一直需要人在身邊照顧。發現小孩摔傷后,她和丈夫便將孩子送往了家附近的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送到醫院后,小孩已經處于昏迷狀態。”周女士說,該院醫生告訴他們,孩子頭部傷勢很嚴重,需要進行腦部CT掃描等一系列檢查,但遺憾的是,該院當時正好停電,醫生建議其立刻轉院。
“當時我們準備去兒童醫院的,但因為兒童醫院比較遠,醫生便建議我們去附近的九四醫院。”周女士說,為了轉院期間孩子安全,醫生特別建議叫一輛急救車。
急救車
稱無專用設備終拒載
“我們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叫來了一輛急救車,沒想到急救車的醫生卻不肯讓孩子上車。”周女士說,撥打電話后,當日傍晚7時許來了一輛120急救車,車上有兩名醫務人員和一名司機。
在得知小孩的情況后,車上的醫務人員告訴她,孩子病情太重,他們不能送孩子轉院。“他們怕孩子在車上出事,要負責任。我就告訴他們,我可以簽協議,孩子在轉院過程中出現任何情況,家長負全責。但120工作人員還是不肯讓孩子上車。”周女士氣憤地說,120車上的工作人員此后又告訴她,車上沒有小孩專用的呼吸設備,建議周女士再次撥打急救中心電話,換一輛有專用設備的車輛。
對于120工作人員的做法,周女士覺得就是在推脫。“當時四附院醫生說了,如果沒有呼吸設備的話,四附院可以提供兒童氧氣包,里面的氧氣足夠轉院使用。120工作人員怕承擔責任,就找借口。車子離開的時候,我丈夫去攔都沒能攔住。”周女士說,最終120急救車還是開走了。
無奈之下,周女士只得使用四附院提供的氧氣包等設備,自己叫車將孩子送到了九四醫院。她表示:“前后一共耽誤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小孩要是出什么事的話,120急救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急救中心
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此后,記者從四附院了解到,8日下午5時30分左右,該院低壓配電柜空氣開關燒壞,導致CT儀器無法啟動。“大概6時許,有一個腦部受傷的小女孩來到醫院,我們給小女孩做了相關救護措施,但因為儀器無法啟動,便建議轉去九四醫院。”四附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時確實來了一輛120急救車,但不知什么情況后來又走了。醫院還為小孩提供了氧氣袋、兒童簡易呼吸器等裝備給周女士女兒轉院。
為了核實情況,記者于9日上午10時30分許,來到南昌市急救中心,該中心辦公室相關人士在了解情況后告訴記者,將對此事進行調查,“在3至5個工作日內,我們會調查清楚此事,并給予相關答復。”
文/記者張凱
即時·點評
知道的士偶爾會拒載,公交車偶爾會把人趕下車,可是還真沒聽過120急救車也能夠拒載,這本就是生死時速的通道,要是還可以拒載的話,那還要專門的急救車干嘛呢,街上隨便哪輛的士或者是私家車輛,都可以載人去醫院,正因為120有其無法代替的專業和快捷,所以人們才會習慣選擇120。就不說為什么車上會沒有專業設備了,這種設備是不是急救車的基本配備我們也不知曉。可沒有設備就可以拒載不救人嗎?救死扶傷的職業本能呢?就算沒有設備,也應該憑借自己的專業素養讓患者堅持到醫院,而不是讓患者和他的親屬無助地苦苦等待了20分鐘。120急救第一時間面對的就是患者,請拿出職業本能和專業素養,為患者盡量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吧,這才是120的正事。 評論員葉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