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面向社會資本大規模開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
項目投資總規模3966億元
擬引進社會資本額度1624億元
政府投資或國企投資,在基礎設施領域和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局面將被打破。
8月28日,省發改委在南昌召開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將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兩大領域面向社會資本開放。本次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共200個項目,項目投資總規模3966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額度1624億元。
這批項目中吸納社會資本最高需300億元,最少需2500萬元,力度之大可見一斑。據悉,這是我省首次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面向社會資本大規模開放,是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
2008年 61.6%
2012年 69.1%
今年1-7月 72.6%
200個項目引社會資本1624億元
“此次向社會資本推薦的項目共計200個,投資總規模3966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額度1624億元。”據省發改委主任李安澤介紹,這些項目是從各地、各部門推薦的699個項目中優選出來的,不僅有擬建項目、在建項目,還有少量已建成投運的項目。
當日的發布會吸引了博能集團、洪客隆等93家民營企業參加。
項目主要分三類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橋梁、碼頭、水利等項目,共計69個,總投資2538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583億元。
包括昌九城際鐵路、向莆鐵路、滬昆客運杭長段、衡茶吉鐵路、合福客專、九景衢鐵路、昌吉贛客專、武九客專等重大項目。
市政基礎設施項目
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市政道路建設、供水供氣、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項目,共計81個,總投資1195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879億元。
包括南昌地鐵1、2號線延伸工程和3、4號線工程,九江至南昌軌道交通項目等。
社會公共服務項目
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電旅游等項目,共計50個,投資233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162億元。
包括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紅谷灘新區分院、江西省兒童醫院紅谷灘新區分院、南昌市高新區江西師大附屬學校新建項目、南昌昌東新區醫院(暫命名)等項目。
300億元軌道交通項目開放投資
省發改委提供的項目冊內容顯示,吸納社會資本最少的項目是上饒市精神衛生服務中心大樓,引入社會資本也高達2500萬元。
吸納社會資本最多的為九江市至南昌軌道交通項目,項目總投資300億元,擬引入社會資本額度高達300億元。該項目建設內容顯示,將建設昌九BRT公共軌道交通體系。如今,正運行的昌九城際單程運行時間為55分鐘。昌九輕軌交通建成后,來往兩座城市間的時間將更短。
按項目情況采取不同引資方式
李安澤說,項目引資方式主要包括PPP(公共私營合作制)、BOT(建設-經營-移交)、BT(建設-移交)、TOT(移交-經營-移交)、一體化建設模式、股權轉讓、股權融資、委托運營等模式。“具體按以下五種情況,采取相應的引資方式。”
第一,對于鐵路、軌道交通、貨運碼頭等新建項目,主要采取股權合作、PPP模式、BT模式、BOT模式建設;在建項目主要采取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加委托運營的模式;建成項目主要采取融資租賃、股權轉讓等方式引進社會資本。第二,對于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項目,主要采用BT模式、BOT模式建設。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投資人組建專門的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建成后可以由政府回購,也可以特許經營一段時間后交回政府。第三,對于供水供氣設施、污水處理設施等新建項目,主要實行BOT模式,廠站由社會投資人建設、運營和維護。在建和已建成的主要采取委托運營或TOT模式。第四,對于學校、醫院、廣電、旅游設施等新建項目,主要采取PPP模式,在建項目主要采取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加委托運營的模式。第五,對于保障性住房、文化體育設施等項目,主要采取一體化建設模式,將公益性項目和經營性開發項目作為一個整體,通過項目法人招標、土地帶條件招標等公開競爭方式,確定綜合開發單位。
打破“玻璃門”才能激活民間投資活力
援引李安澤透露的數據,近些年來,我省民間投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近5年年均增長36.8%,比全部投資平均增速高4.3個百分點,對投資的平均貢獻率達到74.1%,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61.6%提高到去年的69.1%。從今年1-7月的情況看,全省民間投資增長30%,比全部投資增速高9.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到72.6%。
李安澤分析,我省對民間資本的開放程度仍然較低,民間投資增長的空間仍然較大,能源、交通、通信、市政、教育、醫療等行業仍以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為主,雖然有些領域在政策上已對民間資本開放,但在實際運行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現象,制約了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仍然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對于全省穩增長、調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釋疑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包不包括向個人投資者開放?
個人需有技術合作方
發改委:原則上來講,除了企業,個人也可以投資這些項目,但是每個行業都有相應的資質要求、技術要求,需要有相應的設備和團隊,所以光有錢不行,需要尋找有技術的另一方進行合作,共同來參與項目開放,這是可以的。
釋疑二: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仍將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建設運營的重要參與者,社會資本是否仍會處于不利的地位?
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享同等待遇
發改委:此次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項目,已明確對社會資本參與的擬建和在建項目,應給予政府投資項目的同等待遇,積極為項目實施提供各種要素保障。同時,采取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多種方式公平擇優確定項目投資人,對各類投資者一視同仁。
釋疑三:這次推出的大都是投入大且持續時間長、投資回報慢的項目,如何調動社會資本介入的積極性?
建立投資、補貼與價格的協同機制
發改委:這就是一直以來所說的社會資本遭遇的“彈簧門”現象,即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社會投資人進入后無法獲得合理收益、難以經營下去的現象。為了使投資者能夠有相對穩定合理的投資回報,此次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項目,將加快建立投資、補貼與價格的協同機制。一是通過合理的政府投入,減少企業一部分投資。二是推動財政運營補助向政府購買服務轉變,適當增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三是給予企業一定的土地開發權,以及一定廣告、商鋪、冠名等經營權,以增加企業其他經營收入。四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推動投資運營公開透明,壓縮項目建設運營成本。
釋疑四: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向社會資本開放后,是不是意味著價格也會隨之放開?
構建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發改委:價格是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市場化改革政策中的關鍵一環,既關系著企業能否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又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省將進一步推進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及社會可承受的原則,科學測算項目投資成本和服務成本,建立定期價格監審制度,進一步調整理順價格收費水平,努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文/記者陳艷偉 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