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到2015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來自工信部數據,信息消費每增加100億元,將帶動GDP增長338億元。信息消費將成為新時期消費增長的新引擎。
3.2萬億元盛宴面前,江西將如何作為?
信息消費成擴大內需新動力
出門前用手機查公交車的位置,乘車時用手機上微信、刷微博;看病用手機預約掛號,逛商場用手機查查淘寶價格;還有買機票、火車票、電影票,團購餐飲、酒店,全都可以通過手機搞定……很多網購達人發現,只要在智能手機上安裝一些應用軟件,就讓碎片時間變得豐富多彩,還能隨時隨地進行消費,方便又省錢。
隨著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加快,信息領域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大量涌現,“信息消費”大潮正向我們涌來。省工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張曉輝說,信息消費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服務業基礎上,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比如,打電話、寬帶上網、玩網游、手機聽歌、收發郵件等等會產生上網流量的消費,購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智能終端和相關產業鏈的信息產品,都屬于信息消費。
“我家里從電器到衣服、毛巾,幾乎都是網購的,我已經很久不逛商場了,就連周末到外面聚餐,都會事先在網上團購。”家住南昌市西湖區的王小姐說。
實際上,網購的過程就是信息消費的一種形式,通過這種形式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就是擴大了內需。以今年5月江西無線城市手機影票為例,全省合作影院已有32家,到年底將達到50家,各大影院加入的意愿都很強。“有了手機影票,觀眾不用到影院,隨時隨地能通過手機來選座、購票,非常方便,這種網絡售票模式將成為未來中國影迷購票看電影的主流模式之一。”南昌天幕國際影城總經理秦興輝告訴記者,天幕影城地理位置不占優勢,附近沒有大型商業綜合體,近幾個月,他們與江西移動手機影票合作,為影城帶來不少觀眾。今年1至7月,天幕影城票房已突破1000萬人次。
信息專家認為,這種線上完成支付、線下完成消費的O2O商業模式,在歐洲已經非常成熟,在北上廣等發達城市也很流行,未來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智慧城市、電子政務、社保一卡通、網上繳水電費……信息消費擴內需的同時也在惠民生。今年年初到8月27日,南昌鐵路局已通過網絡售票銷售火車票2851萬余張,占總銷售票數的31.2%,極大地方便了乘客。
抓住機遇釋放信息消費潛能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江西移動手機上網流量超過110余萬GB,同比增長近1.8倍;江西移動手機上網客戶數達1350余萬人,同比增長近20%。今年上半年,我省通信業務收入、軟件技術服務消費和信息終端產品消費已有234.7億元。去年,我省電子商務銷售規模達203億元,今年計劃增長30%。
可見,我省的信息消費已具備一定的基礎,但和全國相比,差距很大。
搶占信息消費萬億盛宴,首先要抓住國家實施“寬帶中國”戰略、推動年內發放4G牌照、推進三網融合等機遇,盡快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加快提升我省信息化水平,努力釋放信息消費潛能。張曉輝介紹說,目前,我省信息產業發展落后,信息化基礎設施指數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71%和經濟發展地區的一半。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到去年年底,我省網民有1267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28.5%,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7.6%,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名倒數第一。
很多市民認為,信息消費重在惠民,價格和服務更要走群眾路線。比如,在通信互聯網領域,一方面要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推進光纖入戶,大幅度提高網速;另一方面要降低價格、提升服務,給消費者多元化的選擇,開拓更大的消費市場。這就需要通信運營商進一步優化投資策略,同時要借助民間資本的力量,促進通信市場競爭。只有內容沉下去,價格降下去,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下,信息消費才能實現全民總動員,真正達到釋放消費潛力、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本報記者黃繼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