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月15日下午,持續兩天一夜的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圓滿閉幕,但論壇對行業帶來的沖擊與影響才剛剛開始。
在經過充分討論和交流后,論壇主題“改革時代的地產新力量”已經成為行業內廣泛共識,必將成為歷屆博鰲房地產論壇值得記憶的主題之一。
改革時代:新城鎮化與長效機制
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大勢所趨,而房地產行業對改革時代的思考、在改革時代的表現,都成為本屆論壇的焦點話題。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是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
朱中一還建議,要加快構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但朱中一也認為,整個長效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都有一個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則以宏觀經濟及金融形勢為綱,“回歸正常增長”是他的基本觀點,而且“回歸正常增長對大家也都是好消息”。在此基礎上,樊綱表示,去杠桿化與量化寬松淡出是必須的,是清理過熱遺留下來各種問題的過程。
對于新城鎮化,樊綱同樣強調“以人為本”,要研究人往哪里去,研究人的行為,錢要跟著人走,項目要跟著人走,“如果人們都愿意去大城市,發展小城鎮誰來住?”
實際上,本屆論壇在新城鎮化方面的討論是極為充分的,有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描繪的小城鎮之夢,并指出“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地產界肯定要參與,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會”。
除此之外,著名經濟學家陳淮同樣以城鎮化為主題發表了演講,陳淮強調,城鎮化的紅利,中國房地產已經嘗到了,并且還在不斷的擴張中;陳淮之后,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從城鎮化的新階段看房地產的產業鏈重構”,指出“不能僅僅只是就城鎮化談城鎮化,必須要有產業的支持”;五礦建設董事總經理何劍波也認為,現在講房地產的改革時代,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叫做新型城鎮化。
華遠地產任志強則在演講中表示,今年房地產行業形勢總體是平穩的,投資不會有大上,可能會略有小下,所以投資基本上是平穩的,房價肯定是穩中有升,不會大上大下。
新的力量:金融改革與基金氣象
在有關宏觀政策、房地產形勢的議題之外,博鰲房地產論壇參會嘉賓還圍繞房產稅改革、金融創新、商業模式、資本市場、地產基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就房地產金融如何創新進行了演講和對話;著名財經專家賈康也分享了他對房產稅改革的觀點,并與現場開發企業代表進行了一場交鋒辯論。
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帶來了他對2013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分析和應對策略,并不無憂慮地指出,中國的房價并不便宜,如果經濟增長無法支撐房價繼續上漲,那么發展商怎么辦?
資本市場方面,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趙駒在演講中表示,現在地產公司手中的現金比較富裕,一方面是銷售回款比較好,另一方面就是境外融資渠道比較通暢,但海外投資者對地產公司新股發行還是比較淡漠的,雖然已有十幾家房企正在港交所排隊審核。
萊蒙國際執行董事王天也分享了萊蒙香港上市前后的經歷與想法;卓越置業執行總裁張遠則“問道商業地產”,在演講及與現場嘉賓及對話交流中一展鋒芒。
此外,歌斐資產管理合伙人兼CEO甘世雄、渣打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部董事呂志偉、高和資本執行合伙人蘇鑫等嘉賓,齊聚博鰲房地產論壇再探基金氣象,在論壇上演講及對話,交流各自的理念與心得。
除了精彩演講、對話和討論,博鰲之夜——德國高儀·2013年度中國地產風尚大獎頒獎典禮也在8月14日晚舉行。“見證行業發展,樹立榜樣力量”,中國地產風尚大獎伴隨著博鰲房地產論壇一路成長,意在表彰和記錄那些每年度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典范的企業、人物和樓盤。同時,解讀中國地產跳動脈絡,在企業理念、個人精神、樓盤特色、社會責任等方面均開行業風氣之先。
文/記者熊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