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去年6月6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將南昌市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一年來,南昌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南昌眾多經濟指標在全國、中部、全省的排名迅速前移,真正實現了“一年有勢頭”的階段性目標。
嘉賓:陳俊卿 南昌市市長
主持人:本報記者張雪
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氣勢如虹
直播現場
陳俊卿縱論南昌發展大勢
打造核心增長極氣勢如虹
主持人:自去年6月南昌市開始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來,南昌市給自己定下了“半年有苗頭、一年有勢頭”的階段性目標。請問,“苗頭”和“勢頭”如何?一年來南昌市取得了哪些喜人的成績?
陳俊卿:一是經濟總量實現突破,形成了跨越式發展的好勢頭。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2500億元、1000億元和500億元大關;二是增速排位實現突破,形成了加快發展的好勢頭。2012年,南昌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位一改過去靠后局面,迎來了加速上行的拐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排中部第一;三是全省占比實現突破,形成了引領發展的好勢頭。2012年,南昌市一改過去主要經濟指標全省占比下滑趨勢,出現了穩步提升的轉折點,特別是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達到25.08%,11個季度以來首次超過四分之一;四是發展平臺實現升級,形成了持續發展的好勢頭。鄱陽湖生態經濟先導區批準設立,紅谷灘新區全省金融商務區建設如火如荼,小藍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南昌(國家)小微企業產業發展示范園正式授牌,一個個強大的發展平臺已搭建,為南昌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五是綜合考核實現突破,形成了協調發展的好勢頭。2012年,南昌市工業和服務業兩項考核列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和城鎮化兩項考核列全省第二。
主持人:5月,省委書記強衛在聽取南昌打造全省核心增長極的工作匯報后,給南昌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南昌努力成為全省科學發展的“火車頭”、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城市形象的引領者、社會管理服務的排頭兵。南昌計劃怎樣實現這個目標?
陳俊卿:省委常委會專門研究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工作,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南昌的高度重視,對南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南昌要打造核心增長極,首要任務是不斷做大總量、擴大規模,增強城市的聚集力、輻射力。但是,目前南昌的總量還很小,聚集輻射能力還遠遠不夠。2012年,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剛剛突破3000億元,占全省的比重只有23.3%,不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在中部地區,武漢GDP超過8000億元,長沙超過6000億元,合肥超過4000億元,分別占各自省份GDP的比重為36%、28.9%、24.2%,均高于南昌。與這些中部省會城市相比,南昌是一個“矮點”。我們必須認清差距,迎頭趕上。
其次,努力加強環境保護,塑造生態品牌。我們一直以擁有“一流的空氣、一流的水質”而自豪。但南昌市空氣質量和城市湖泊水系的水質情況并不樂觀,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目前,南昌正啟動實施“藍天、清流、凈土”三大專項行動,以求迅速扭轉南昌市空氣質量、水質量下滑以及土壤污染的局面,使南昌的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一湖清水、一方凈土。
同時,努力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提升城市品質。目前南昌城市建設與管理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存在不少缺陷。如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交通擁堵、臟亂差問題、“中國式過馬路”等等。為此,我們將一手抓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載能力;一手抓管理,嚴管重罰,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實現城市管理長效化。
下一步,我們還將下大力氣創新社會管理,在轉變職能、戶籍制度、社區管理網格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南昌市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小時經濟圈帶來機遇
主持人:今年3月,中部四省會在武漢達成《武漢共識》,打造以長江中游城市群為依托的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6月,南昌、九江、宜春、撫州四市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推動“一圈兩化”(省會一小時經濟圈、昌九一體化、昌撫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您能否描繪一下南昌的藍圖?
陳俊卿:南昌作為省會中心城市,既需要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予以支持,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因此,推動“一圈兩化”,將大大增強南昌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拓展南昌整體經濟發展的空間。
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可由“極”帶動整個“群”的發展。從江西的經濟情況來看,九江、南昌、宜春、撫州是全省經濟實力最強、最活躍的區域,且在全省區域發展戰略構架中,“龍頭昂起”的發展戰略,是指由南昌核心增長極、九江沿江產業帶以及昌九工業走廊形成的核心增長區域作為龍頭來發展。區域內既可以差異化發展,又可以抱團發展,使得區域內的經濟具有互補性,空間也更加廣闊。因此,推動“一圈兩化”,對南昌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支撐和拉動作用,是南昌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打造核心增長極是南昌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將給南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空間距離縮短、綜合實力增強。一方面,通過構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大交通體系,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的互通時間將大大縮短,到時候你可以“一日游四城”。早上,在武漢品嘗武昌魚后,再逛逛黃鶴樓,感受“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大氣;中午,到長沙領略岳麓書院的人文氣息;傍晚到南昌滕王閣欣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晚飯后再趕到合肥下榻。屆時,南昌將完全融入城市同城化、政策一體化、產業互補化、人員親近化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另一方面,通過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打造核心增長極,南昌的經濟實力將明顯提升,到2015年,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將達到四分之一,到2020年力爭達到三分之一。屆時,我們將與武漢、長沙、合肥一道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共同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在省內,我們將名副其實地成為帶動全省科學發展的“火車頭”。
南昌將度過交通陣痛期
主持人:打造核心增長極,最終將造福百姓。最近出臺了“暢通省城”的84條規定,旨在高位推動南昌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現象。請問陳市長,南昌將如何破解城市交通難題?
陳俊卿:作為一市之長,我在南昌工作的近三年時間里,聽到最多的反映就是交通擁堵。不過,今后兩到三年,在地鐵和快速路網投入使用之前,是南昌城市交通最困難的陣痛期。
南昌機動車保有量達到60萬輛,且每年以7萬至8萬輛的速度在增長。我們正在強力推進地鐵、快速路網和舊城改造,現在整個南昌就是一個大工地。但隨著地鐵、快速路網的竣工,南昌城區交通會有質的飛躍。南昌地鐵5條線路,從2013年起將每年開工一條,2015年起將每年竣工一條。到2015年,“十橫十縱”的快速路網將基本覆蓋中心城區,向莆鐵路、南昌西客站等一大批重大交通樞紐和基礎設施工程將相繼竣工,東湖、西湖、青云譜、青山湖以及灣里區等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將取得重大進展,紅谷灘新區、朝陽新城建設加快推進,整個城市的面貌將煥然一新。
現在,老城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已達10萬人,擁堵可想而知。所以,南昌僅靠建設高架、公交、過江通道、快速路等設施來解決擁堵還遠遠不夠,需要形成交通網絡系統,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力度,還需拉開城市框架,在中心城市外圍規劃和建設,疏散中心城區過于集中的人口,進一步解決老城區交通擁堵問題。
此外,對交通執法、交通管理中反映出來的體制機制問題,我們將從源頭入手,加緊建章立制立規,從制度層面上進行規范設計和修改完善。目前,對違反交通規則的處罰還受到一些限制,力度不夠,應出臺更嚴格的交規,通過嚴格管理減少交通安全隱患。我倡議所有市民遵守交通規則,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
與此同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的法制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大力培養市民文明出行的習慣。
主持人:市民關注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更期待南昌的發展能提高生活質量。今年南昌在醫療、教育等民生方面,有哪些實事值得老百姓期待?
陳俊卿:在醫療保障方面,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縮短報銷時間,確保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5%,實際報銷比例力爭比去年增加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8萬元。同時,針對部分低收入群體“因病致貧”現象,我們將20種重大疾病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對白內障、唇腭裂、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尿毒癥患者實施常態化免費救治,并對貧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和農村貧困家庭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實行免費救治。
教育保障方面,今年我們將在新區、高新區等地,加快優質高中的規劃和建設,增加這些地方的高中招生能力。扶持十個涉農縣區(開發區)推進校舍建設,完成新建加固改造校舍目標任務。加快城鄉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強化幼兒園辦學審批和管理,確保兒童安全入學、健康成長。此外,還將繼續推進濟困助學,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同時保障農民工子女就學,盡量讓留守兒童及其父母少一些“傷離別”。
潛水微博關注民意
主持人:聽說陳市長曾經在紅谷灘新區散步時用手機拍了一些照片,取題為《江西紅谷灘,中國陸家嘴,世界曼哈頓》,發在自己的微信上,讓很多朋友感覺南昌確實漂亮。陳市長,平時會經常發微博、微信嗎?
陳俊卿:我沒有實名注冊微博,屬于潛水狀態,因為沒有那么多時間打理微博。但我非常關注微博,并通過這個平臺了解社情民意,有時堵在路上或深夜工作結束后,我也會拿出手機看微博。微信我是實名注冊。我也推薦身邊許多朋友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當中,通過這些平臺不僅能及時了解網民的想法,以及當下發生的熱門事情,還能讓正能量的信息迅速傳播,并及時發布自身的所見所想所感。我認為,微博、微信都是非常好的新媒體形式和交流方式。
主持人:這次陳市長做客《江報直播室》,江西日報官方微博的粉絲們也表現得很熱情。有許多網友通過微博向您提問,其中一位網友提出,城南板塊與九龍湖呼應正逐漸形成新“一江兩岸”格局,但道路擁堵日益嚴重,應如何解決?
陳俊卿:南昌正加緊建設朝陽大橋,計劃于明年年底通車。南外環快速路建設也已啟動,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工。此外南昌計劃在生米大橋以南打造一條快速路。這些工程的建設都將緩解昌南大道、生米大橋的交通壓力。
主持人:還有一位網友說,偌大紅谷灘新區竟找不到一家書店和圖書館。請問市長,為提升南昌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素質,南昌市政府將做哪些努力?
陳俊卿:對于紅谷灘新區缺乏文化設施的問題,南昌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目前,已引進省新華文化城、萬達文化旅游城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省新華文化城已落戶紅角洲,將于今年底開業,其規模為全省最大,檔次為全省最高,集書城、影城、兒童職業體驗館以及藝術品展示交易中心于一體。萬達文化旅游城投資400億元,6月18日已正式開工,2015年將竣工并投入使用。開業后,萬達文化旅游城將成為南昌乃至江西的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商業中心和生活中心。下一步,我們還將著力引進省博物館、省圖書館落戶紅谷灘新區。
文字整理:本報記者張雪、肖蓓攝影:本報記者楊繼紅、梁振堂
《江報直播室》是江西日報和大江網聯合主辦的全國第一個報網互動視頻直播欄目,為進一步加強與網友、讀者的互動,我們真誠地向你征集話題,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見與建議。聯系電話:13870697972。登錄大江網(http://www.jxnews.com.cn),即可在網上收看本期《江報直播室》的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