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春風揚錦帆,項目建設譜華章。
《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撫州市9個縣區劃入原中央蘇區,撫州搶抓機遇,圍繞產業發展、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重點,精心謀劃項目,完成《撫州市原中央蘇區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規劃》、《撫州原中央蘇區電網規劃》等11項規劃編制。
一年多來,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相繼立項和開工建設,撫州踏上了蘇區振興的征程。
夯實基礎打造經濟發展“快車道”
撫州市首家天然氣CNG加氣母站在撫北工業園區正式投產運營。該母站是撫州市實施蘇區振興發展投資興建的首個大型項目工程,一期投入4000萬元,日產壓縮天然氣30萬立方米,為市區及金溪、廣昌、崇仁等旗下40個子站提供充足氣源。
樂安縣金竹畬族鄉嚴杭村胡竹坪村小組村民鄧樂安,談起村里剛修通的水泥公路就很興奮:“現在汽車可以直接開進村里,運送山貨再也不用肩挑手提了。”胡竹坪村地處海拔700多米的大山深處,去年當地政府為該村爭取到村組公路建設項目,投資120余萬元修通了嚴杭至胡竹坪全長3.5公里的村組公路,從此該村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直接帶動了村民致富。
撫州市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積極跑項目爭資金,推進了電力、交通、水利、通訊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去年以來,大唐撫州發電廠正式開工建設;鷹梅鐵路列入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衡茶吉東延鐵路也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遠景規劃;撫吉高速建成通車,金撫高速和資光高速開工建設;撫州機場前期工作已經啟動,正在開展機場選址和飛行程序設計工作;撫州—贛州東500千伏線路工程完成初步設計……一個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改善了發展環境,撫州經濟駛入發展“快車道”。
改善民生創造幸福撫州新生活
廣昌縣驛前鎮高虎腦貫橋村蘇區振興建設示范點,紅軍醫院、紅軍小學、土坯房改造等項目正在火熱施工,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寬闊亮潔、綠樹成行的振興路所取代,目前該村共拆除土坯房126間,新建房屋63套、1.3萬平方米,相當于重建了一個新的村莊。
樂安縣戴坊鎮村前、紅光、戴坊、樹下等幾個村地下水含氟量嚴重超標,村民由于長期飲用,牙齒表面大多呈黃色。為使當地群眾安全飲水,戴坊鎮爭取項目資金220萬元,實施千噸萬人安全飲水工程,直接從水庫引水,經科學處理后供應給村民。去年以來,撫州市農村飲水安全示范工程已投入資金1.1億元,解決了23萬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
近年來,撫州市實施了一批示范試點項目:投入4.09億元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示范工程35千伏變電站9座,新增35千伏線路119公里;主動融入國家重金屬治理重點區域專理資金支持范圍和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范圍;啟動了洪門水庫湖泊生態保護治理示范項目……撫州市不斷加大對民生的投入力度,突出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住房、飲水、交通、教育、醫療等各項民生問題。去年,撫州市用于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達125.3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62.1%。
發展產業奏響蘇區振興最強音
黎川日用瓷、耐熱瓷,年產量占國內份額60%以上,被評為“中國日用耐熱陶瓷產業基地”。該縣積極爭取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把黎川陶瓷產業納入國家扶持范圍,進入國家戰略層面。同樣進入國家戰略層面的還有黎川油畫產業;全國唯一的“國家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落戶金溪,進一步提高金溪香料產業的質量規模;撫州高新區正向著國家級高新區發起總攻;崇仁縣變電設備產業正爭取與國家電網公司合作,沖擊“國字號”……
經濟要發展,產業是支撐。去年以來,撫州市圍繞機電汽車、紡織服裝、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屬加工六大支柱產業,引進了一批同類關聯度高的企業,加快產業集聚步伐。去年,該市六大支柱產業企業共495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8.1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79.6%。其中,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化工建材、有色金屬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
目前,撫州已建成9個省級產業基地,各縣(區)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大力開展產業招商。投資50億元的廣銀鋁業、投資30億元的飛達鋼業等一批好項目大項目落戶撫州,今年以來全市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達100多個。崇仁縣新引進19個生產變壓器及配套產品項目,提高企業本地配套率。金溪縣新引進6家香料企業,企業總數達32家,香料總產量到年底有望超越江蘇昆山,躍居全國第一。
一批批工業項目的建成投產,促進了撫州經濟的迅猛發展,奏響了蘇區振興的強音。今年1至5月,撫州市財政總收入達62.4億元,同比增長17.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92.0億元,同比增長14.0%;固定資產投資達309.1億元,同比增長23.4%。
范強寧璜本報記者陳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