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有夢想的企業。
江銅集團就是這樣的企業。
1月14日,記者看到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江銅共生產陰極銅120萬噸,躍居世界銅行業第二位;實現銷售收入1691億元,有望躋身世界500強。這是江銅人以產業報國、銅業強國、比肩世界的筑夢精神,不斷追夢的結果,也是中國銅工業的里程碑。
江銅貴溪冶煉廠生產場景。(江銅供稿)
產業報國夢:振興中國銅工業
江銅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著振興中國銅工業的使命,江銅人從此逐夢揚帆。江銅銅冶煉一期工程建設時就堅持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瞄準世界先進水平。1985年,江銅貴溪冶煉廠投料試生產成功,將我國銅冶煉技術與世界銅工業水平的差距一舉縮短了40年。
為從產業鏈上全面改變中國銅工業的落后面貌,江銅各礦山也緊跟世界發展潮流,采用世界一流裝備和技術開發生產。江銅所屬德興銅礦自1983年建成一期5000噸選礦“挖、革、改”工程后,歷經數次大規模技改和裝備升級,建設成亞洲最大、最現代化的銅礦山。永平銅礦等其他礦山也在采選裝備和技術的不斷升級中形成規模,從而將我國的礦山采選技術一舉推升至世界一流水平。
礦山、冶煉雙輪驅動,江銅開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至2000年,國家建設江西銅基地的最初規劃目標“到二十世紀末建成20萬噸銅的生產能力,改變我國銅工業落后的面貌”圓滿實現。
然而,當時國內其他的銅冶煉依舊以“鼓風爐、反射爐”為主,工藝落后。中國迫切需要一個世界一流的標桿銅企去引領中國銅工業的發展。
按照中央領導把江銅“做大、做強、做好”的指示精神,江銅人毅然接過了這一重擔,繼續緊盯世界銅行業發展方向,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在2003年形成年產銅40萬噸規模后,2007年,江銅30萬噸銅冶煉工程又建成投產,標志著江銅基本形成年產陰極銅70萬噸的規模,一舉躍升至國內第一、世界第三,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銅工業的引領者。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銅企業一直扮演著技術模仿者和跟隨者的角色。江銅將這一局面打破。江銅最初的冶煉技術雖然全部由日本東予冶煉廠“翻版”引進,但在成功消化吸收后,逐漸形成了“高投料量、高冰銅品位、高富氧濃、高熱強度”的四高熔煉等自己的核心技術,并成為國內外銅業企業競相學習的標桿。江銅的富氧閃速熔煉技術已成功推廣至安徽金隆、甘肅金川和伊朗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研制開發的導電玻璃鋼電除霧器及閃速爐噴嘴,不僅成功取代了進口設備,而且還出口日本、伊朗等國。
經過20多年與國內銅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中國銅工業終于得以振興,成為世界銅行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