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來自領導機關還是基層部隊,無論是會上發言還是會下交談,記者從22位來自海軍的軍隊人大代表口中,聽到最多的就是四個字——海洋強國
強化海洋意識刻不容緩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建設海洋強國,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要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吹胶Q髴鹇陨仙秊閲乙庵?,我格外高興。”在小組會上,軍隊人大代表、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王華勇興奮地說。
王華勇代表心中的喜悅,也是代表們共同的感受。縱觀近代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任何一個大國都重視經略海洋。而那些忽視海洋、固步自封的國家,往往難逃遭受侵略欺凌的厄運。隨著時代的發展,海洋對各國的價值日益凸顯,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各國圍繞海洋的角逐日趨激烈。
“目前,我國90%以上的對外貿易通過海洋,50%以上的能源需求由海運輸入,要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海洋強國是必由之路。”對于海洋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軍隊人大代表、海軍某基地政委厲延明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歷史上中國往往是重陸地、輕海洋,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部分國民海洋意識淡薄。
此話不假,陸權在中國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從秦始皇修筑的長城強調御敵于陸界之外,到明、清兩朝的“海禁”,大量事例可以說明這一點。受傳統陸權文化的影響,即便是在今天,有不少人對于海洋的戰略地位、海洋權益等問題仍缺乏必要認知。
在軍隊人大代表、海軍某基地司令員梁旭提交的一份建議中,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許多受訪者缺乏海洋知識和海洋意識;有的受訪者還說不清我國有多少海洋國土。
“建設海洋強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厲延明代表說,意識決定行動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曾經,中國擁有世界上強大的海上力量,但海洋意識的缺失,讓我們錯失了發展良機。為了不讓歷史重演,政府和社會各方面要共同努力,普及海洋知識,喚醒、提高全體國民的海洋意識。
加快海洋立法勢在必行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多次聽到軍隊人大代表們關于加快出臺海洋基本法的呼吁,來自海軍的代表們還提交了兩份建議。
“盡快制定出臺海洋基本法勢在必行。”梁旭代表介紹說,去年以來,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法案,將我國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所屬島嶼”;越南提交外大陸架劃界案,聲稱對中國南沙西沙群島擁有主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做出危險舉動。除此以外,我國還面臨海上犯罪、海上運輸通道安全、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等非傳統安全挑戰。
“從1958年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領海的聲明》以來,我國已先后出臺了80多部涉及海洋的法律法規,但一直沒有一部統領性的海洋基本法,這不利于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因此,梁旭代表建議,通過海洋基本法的形式,明確我國的領海、島礁、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對外國船舶在我國海域的活動做出規定;確立海洋行政執法部門和海軍在維護海洋權益行動中的地位、作用和權限。
梁旭代表說,目前我國現有的海洋法律法規,已經為海洋基本法的制定打下了良好基礎,不能因為別人散布“中國威脅論”就不立法。“只有把規矩定好了,才能在解決爭議中獲取主動權,才能建設發展成真正的海洋強國。”
打造強大海軍時不我待
“建設海洋強國,必須有強大的海軍支撐。”上會采訪以來,這句話多次回蕩在記者耳邊。
“對任何一個大國來說,海軍建設都是必須的。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海軍建設必須與我國的國際地位相匹配。”軍隊人大代表、海軍某基地政委杜本印說。
杜本印代表曾擔任第9批護航編隊政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行動,他說:“亞丁灣是個大舞臺,世界強國海軍都在那里執行任務。通過與外國海軍的交流,我感到我們在成就面前還要加快發展。”
杜本印代表的話引起很多代表的共鳴。厲延明代表說,隨著新裝備的不斷入列,海軍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下一步加強海軍建設目標是什么?被問到這個問題,厲延明代表給出的答案是: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軍隊的使命也不斷延伸。海軍建設發展形勢逼人、時不我待。”厲延明代表說,加強信息化建設是當今各國海軍努力的目標。要打造一流海軍,我們必須在信息化建設上下更大力氣。“從總部到基層,從作戰部隊到科研單位,很多人都在為加強信息化建設夜以繼日的工作。對未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很有信心。”
歷史反復昭示我們,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義無反顧地走向海洋、經略海洋。相信中國發展成為世界海洋強國之日,必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
(羅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