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8日北京訊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此,在新一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江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如何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有新的作為和重大突破,真正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江西團的代表進行了角度各異的透視和期待。
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
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胡振鵬用“深受啟發、倍感振奮”概括自己的心情。“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報告說‘要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寄托了總理對科技創新的期望。”
長期以來,江西經濟發展主要得益于勞動力和資源環境的低成本優勢。這種以資源為驅動力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獲得高速發展,但因生產要素利用率低、資源環境代價大而導致缺乏增長后勁。胡振鵬表示,從江西來看,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
4年前,江西在開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實施了以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2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增速和總量雙提升、質量和效益雙改善的良好發展勢頭。“我們的經驗表明,后發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吻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質;后發地區可以依據經濟發展基本格局還沒完成定型、產業空間重組與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小的優勢,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
“江西在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必須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把科技創新工作滲透到各行各業,把科學創造氛圍營造到全社會。只有以創新、創造、創業為動力,江西才能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胡振鵬說。
讓創新驅動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方大特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崇武來北京之前,接待了一家國際知名企業來公司洽談合作。這家企業對方大特鋼開發的產品“易切削鋼”很感興趣,觀察了幾年,終于決定出手。
其實,就在幾年前,南鋼還是一家數度面臨生存危機的企業。改制以后,公司不斷變革創新,進行系列重大技改,形成了“礦山—冶煉—彈扁—板簧”特色產業鏈,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第一,真正實現了浴火重生。
“轉變發展方式,離不開科技創新。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為此我們組建了創新團隊,建立了技術中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了1.0%。”鐘崇武表示,南鋼在短短3年多時間實現脫胎換骨,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通過科技創新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從追求多元化轉向產業鏈的延伸,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品種、質量、效益等,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
鐘崇武認為,在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要保持世界一流,必須不斷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瞄準世界領先水平去創新。“當前,江西還有很多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低。必須盡快改變這種狀況。”
“企業興則科技興,企業強則國家強。”鐘崇武建議,政府要強化政策引導,抓住當前必須重點創新的區域或領域,攻克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給一些關鍵行業、關鍵課題給予特殊政策的扶持,并以企業為主體研究這些課題,讓企業這個創新的主體真正主動起來。
加速各類人才集聚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沒有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的支撐就會舉步維艱。
作為我省面向海內外引進的環境科學技術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學副校長羅勝聯對人才的重要性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來江西工作的3年多時間里,他針對大規模有色重金屬廢水處理與回用的難題,創新性地提出絡合重金屬離子新機制。該技術在8個特大型有色企業建設了1000萬噸/年廢水處理與回用工程,累計節水5億多噸,減排重金屬100多噸。
羅勝聯認為,他自身的經歷,表明了我省在抓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與機制建設上的成效,顯示了江西求賢若渴、熱切期盼國內外高層次優秀人才投身富民興贛大業的強烈愿望。“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目前,江西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為突破口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仍然滯后。因此,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帶動大范圍的人力資源的開發。”
羅勝聯建議,堅持引進人才與自主培養并舉,提高人才使用和發展機制的科學性,加速各類人才集聚。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保護知識產權,鼓勵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充分體現和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勞動價值,為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江西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奠定堅實的智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