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3月8日北京訊(特派記者 王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今天上午,在參加全國政協教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用四句話闡釋了他對中國教育夢的理解。袁貴仁說,教育部將改革考試招生制度,引導每一個孩子能有自己選擇的空間,選錯了路還可以岔過去,高考不能取消,但是要改革。
4句話闡釋“教育夢”, 將設計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剛才大家說中國教育也有夢,這個我完全贊同。”袁貴仁認為,中國教育的夢可以用四句話來闡釋,第一句話:有教無類。不分宗教、男女、民族、地域,都應平等接受教育。第二句話:因材施教。因為不同的人,興趣、愛好、特長不一樣,他可以選這個路,也可以選那個路。第三:終身學習。所有的人都要一輩子學習,哪怕你是博士畢業或是教授。最后一句話:人人成才,每個人都應當成為有用之才。
袁貴仁說,為了做好這一點,教育部將設計一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到人才培養、辦學模式、教師教書育人,涉及到全面成長和一個國家怎么選拔等。
立德樹人統一“五門課”,高考要改革但不取消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我認為有五門課是最直接的。”袁貴仁說,教育部門希望把從小學到大學的品德課、語文課、歷史課、體育課、藝術課統一起來,從做標準到編教材,從上課老師到高考,都統一起來。希望通過這些整合,使學生能夠健康的全面發展,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發展潮流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袁貴仁說,高考不能取消,但是要改革,改革現在的考試方式。
檢測教育質量標準有望國際化,并向社會公布
另外,教育部門還將制定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的標準,然后監測 并公布。袁貴仁說,教育部現在準備引進國際上的先進經驗,這樣既可有全國的比較,也可有國際的比較。
“讓老百姓知道哪個學校的質量最高,我相信最后有些學生會更多地跑到好學校,有的學校發展不好,就會越來越差。”袁貴仁說,教育部還將組織開展“工程師培養計劃”,提高國內工程師的質量,同時引進國際標準,哪個學校培養學生質量高,拿國際標準來衡量,然后全國公布。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9年義務教育2020年前不延長
今天上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參加全國政協教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表示,對于網友關注的義務教育會不會延長,將學前教育納入其中的問題,袁貴仁回答說,到2011年底,我國實現了9年義務教育普及,在2020年之前,還是會堅持9年義務教育,不會延長。
財政部高官稱教育投入占GDP4%后將繼續穩定增加
張少春說,教育經費總量和規模已經達21000多億,十多年前只有3000多億,目前在使用的結構和比例、資金的監督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財政性教育資金的安全。
下一步,財政部將配合教育部,著力在優化教育資金投入的結構,加強教育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方面,把教育投入用在刀刃上,用在急需的地方。其中,在義務教育中,始終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弱勢群體傾斜,集中解決他們在義務教育中遇到的困難,比如校舍建設等。財政部門將把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短板,放在工作的優先位置。
(原標題:袁貴仁四話“教育夢” 高考要改革但不取消)